【過勞會死3-1】「我不想死在工作上」 重建資深電影公關倒下昏迷前日子


【過勞會死3-1】「我不想死在工作上」 重建資深電影公關倒下昏迷前日子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如果再這樣操下去,我還是先走好了,我不想死在工作上,不值得。」這是賈琪(化名)2012年4月16日凌晨1點55分寫給朋友的訊息。隔年同月份,她不幸因長期過勞倒下,再也沒醒來。賈琪是一家外商電影公司在台灣的資深公關,擁有極高職場效率與媒體評價,卻在2013年春天深夜下班倒在站牌前,送醫急救經診斷為腦溢血,昏迷月餘離世。


賈琪離世震驚當時整個電影圈,她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賽德克.巴萊》等片台灣宣傳的幕後推手,也是無數台灣記者熟悉的「第一線窗口」。新聞稿、試片場、預告鋪排、媒體邀約與海外聯繫,一人負責到底。根據其摯友A為證明賈琪過勞而寫給她家人的切結書顯示,賈琪經常每日工時超過12小時,甚至忙到深夜2、3點。


A表示,事實上賈琪忙完工作,過度疲勞通常無法立即入睡,可能1、2小時後才睡著,當她忙到凌晨3、4點時,那也代表她約5、6點才能真正入眠,但睡不久就要起來準備出門上班。



【過勞會死3-1】「我不想死在工作上」 重建資深電影公關倒下昏迷前日子


工作量的極端壓力,也從賈琪的訊息中可看得出來。2012年4月12日凌晨1點15分,賈琪在Messenger傳訊說:「這幾天都睡不到4.5個小時,很痛苦。」2012年4月14日凌晨1點53分,她曾寫下:「因為真的太累了,我只想在家裡好好的休息,再走下一步,但一直沒這個機會。」2012年4月16日凌晨1點55分凌晨2點02分,她表示:「但如果工作會把我搞死,我就要放棄。」


面對公司管理階層無視賈琪的工作量跟壓力,她開始萌生離職念頭,並著手更新履歷。壓垮賈琪的最後一根稻草,是2013年主管突如其來的上班時間規定,原本因為責任制與國際對接關係,經常需要晚間甚至清晨處理工作,導致長期睡眠極度不足。公司卻在事發前一週,要求賈琪固定早上9點半前打卡,把她睡眠時數壓縮更短。


據家屬與友人於她過世後整理資料時發現,賈琪昏迷前幾日,曾考慮離職,在2013年4月6日凌晨2點53分存檔了一份她編寫的英文履歷檔案,距離倒下時間僅約3天,那份履歷最終沒送出,而她也再無機會按下傳送鍵。


2013年4月9日深夜,賈琪完成一場電影試片後,如常離開公司,走到公車站當場昏倒。路人報警、送醫急救後,確診腦溢血,昏迷至次月不治。由於公司不認為是工作因素造成過勞死,賈琪家屬遂委由她閨蜜的男友A幫忙整理其電腦裡的通訊軟體訊息、工作記錄、凌晨時間點的信件與簡報圖文檔案,企圖釐清造成過勞的脈絡與證據。


事發後,公司曾有人到醫院探視,卻私下對親友「澄清」並非公司要賈琪這麼努力工作的,這番說詞讓知情友人A難掩憤怒:「難道有人會自己願意長期過勞到昏迷不醒?」為了還原真相, A主動接手調查,從賈琪家屬手中接過電腦,日夜翻查電郵、工作檔案存檔時間、即時通訊紀錄及工作交辦細節、與媒體聯繫紀錄,編製出一份證據清單,交予家屬。家屬亦向捷運公司申請賈琪生前幾個月的進出站紀錄,佐證她工作是否有長期晚歸的加班狀況。


這份清單中明確記載,賈琪最後幾天在凌晨一點仍發送電影活動簡報,收件者包括主管與媒體;2013年4月6日凌晨2點53分,她曾開啟英文履歷檔案編輯,距離倒下前僅3天多;她所屬信箱每天平均往返信件超過一百封,其中多數集中在深夜與清晨。另據知情閨蜜回憶,賈琪曾說明工作流程與壓力來源,每日凌晨仍在修改簡報、壓縮照片、填寫媒體回報表,一份預告若出問題,所有事情都要她負責。


在賈琪離世後,責任制仍廣泛發生在各種職場,深夜訊息、加班、周末工作仍是職場常態。許多電影從業者事後坦言,曾數次半夜看到賈琪發信,隔天一早又準時出席活動;也有合作過的記者指出,賈琪在寒夜試片場外等候記者,雙手凍紅仍保持微笑。這些細節,朋友們回想起來,都是過勞的原因與跡象。


「賈琪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制度。」賈琪友人如此形容。她的離世留下大量數位證據、過勞跡象與明確求救訊號,當時卻沒人及時回應。賈琪還在新聞界的友人表示,希望寫報導,揭開台灣職場過勞制度的黑洞,也讓那些說過「我怕死在工作上」的聲音,被真正聽見。


照片來源:DALL·E 3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過勞會死3-2】職業病死亡認定困難 最具決定性「關鍵」速備齊


【過勞會死3-3】勞團揭露結構性問題 麥玉珍批長期制度失靈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