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難收容所登記編管保障公平 花蓮縣府澄清非限制自由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花蓮報導
近期有關避難收容所推動「登記造冊、發放證件」等措施,引發各界誤解,認為這是對人民自由或物資使用的限制。花蓮縣政府今(1)日特此澄清,避難收容所出入管制與登記編管,並非「管制人民」或「管制便當」,而是確保所有避難民眾都能獲得妥善照顧的必要制度。花蓮縣府呼籲,避難收容所的管理制度,是「守護」而非「限制」;是「保障公平」而非「剝奪自由」。
花蓮縣政府指出,依據行政院於 111 年核定之「強韌臺灣大規模風災震災整備與協作計畫」,以及中央訂定的避難收容處所維運指導原則,避難收容處所的運作,必須同時兼顧以下幾項關鍵功能,登記編管與出入管制,確保收容人員身分清楚,避免無關人員進入,維護現場安全秩序;醫療救護與後送轉介,災民若有特殊病史或突發狀況,能即時提供協助。
再者,民生物資整備發放與管理,透過造冊登記,避免物資重複領取或不足,確保每位災民都能公平分配。行政與生活管理:提供災民最基本的住宿、飲食與衛生支持,並建立可持續的日常秩序。
花蓮社會處表示,當災害發生,大量民眾湧入避難收容所時,混亂的場面往往會導致資源分配不均與管理困難。落實「登記編管」是救災工作的關鍵第一步。透過詳實的造冊與發證,管理單位能夠迅速掌握收容民眾的正確人數、身份背景及特殊需求如高齡長者、幼兒、孕婦、身心障礙者或慢性病患者,從而進行有效的資源調度與優先照顧。
花蓮縣府重申,登記造冊的目的,是為了保障災民「人人有飯吃、人人有物資、人人有醫療照顧」,而非限制自由。若無基本的登記與出入管制,不僅難以掌握實際需求,還可能造成物資分配不均、安全風險升高,甚至影響弱勢族群的權益。
「天災無情,但人性光輝常在。」花蓮縣府強調,完備的避難收容作業程序,是為了在最艱難的時刻,建立起一個有秩序、有溫度的臨時家園。縣府將在災前加強宣導,於災時設立明確告示與專人說明,透過主動、透明的溝通,爭取民眾的信任與合作,讓避難收容工作能在井然有序中進行,保障所有鄉親的安全與尊嚴,攜手共度難關。
照片來源:花蓮縣府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民進黨團群組訊息遭洩是否抓內鬼? 陳亭妃心裡有陰影:不是現在但一定會追究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黃 泰宇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