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直言台中藍白合充滿變數 何欣純:民眾黨兩個太陽、國民黨提名規則都未明朗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2026台中市長選舉藍營人選備受關注,外界普遍認為國民黨副院長江啟臣呼聲最高,但國民黨立委楊瓊瓔近期動作頻頻,被視為另一可能投入台中市長選戰的重量級人選。對此,民進黨立委何欣純今(26)日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節目《中午來開匯》主持人黃光芹專訪時表示,從地方基層觀察,楊瓊瓔跑得非常勤快,顯示其參選意願濃厚。
何欣純指出,雖然這是國民黨的家務事,但從地方的實際情況來看,楊瓊瓔的行程跨越不同選區,「非她選區的,包括我的屯區,她也常常來,海線她本來就是在地人,山線的經營也很扎根」。她說,幾乎各地都能看見楊瓊瓔的身影。
何欣純並提到,楊瓊瓔在立法院的質詢也逐漸涉及非選區的地方建設與城市規劃議題,顯示其已針對全市議題展開布局,「我認為她雖然沒有宣布,但是她有意願,因為跑得很勤,也做了很多功課」。她透露,基層確實盛傳楊瓊瓔已做好準備,原本打算宣布參選,但可能受到國民黨主席選舉、台中市政府面對非洲豬瘟事件等因素影響,讓宣布時機延後,「不然確實基層有在勸進她,而且她也打算要宣布」。
何欣純分析台中政治版圖指出,台中向來是典型「搖擺區」,沒有任何勢力能絕對掌握,因此選情與民意始終在變動。她指出,2024總統大選中,台中呈現「三分天下」的局面,民進黨雖僅小幅領先,但結果反映出選民的務實特質。
何欣純表示,台中選民普遍「不看顏色,只看能力」、「不看黨,只看人」,許多市民自認為中間選民,關注候選人是否能提出具體政見與城市藍圖。她強調,這也是為何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能在台中能拿下約3成選票,並非所有中間選民都投給民眾黨,而是台中的結構本身就存在大量務實取向的選民。
「你能端出什麼牛肉?能提出什麼城市發展想望?這才是台中選民最重視的。」何欣純指出,面對2026市長選戰,她預期將會形成民進黨與國民黨的一對一對決,因目前民眾黨並未宣布推出台中市長候選人。至於國民黨最終推派何人參選,她表示不予評論,但強調真正決勝關鍵在於政見內容與城市行銷能力,「大家要講給市民聽,市民會在2026決定誰最適合帶領台中向前」。
另外,何欣純也從地緣與選民結構的角度分析指出,無論是她本人、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或立委楊瓊瓔,3人皆屬「原縣區」出身,在地方基層均具知名度,但原市區仍是3方都必須積極經營的戰場。
何欣純表示,原台中縣區人口遠高於原市區,因此「縣區的票是關鍵」。她分析,自身選區「屯區」屬人口密集的蛋白區,形容其地位類似新北市板橋區,加上鄰近的烏日與北屯等區域,形成強大的外溢影響力,「整個大半的台中市人口,我大概能覆蓋到一半」。
何欣純也提到自己靠近舊市區,使得影響範圍得以延伸至原市區。相較之下,楊瓊瓔長期深耕潭子、大雅、神岡與海線;江啟臣則主要在山城與山線活動,因此,不同候選人之間在地緣涵蓋範圍上各有強弱。她補充,若國民黨最終由楊瓊瓔披掛上陣,自己本身夫家在海線,「以台中市的山、海、屯與原市區來看,我都佔了很大的優勢」。至於山線區域,她坦言仍是江啟臣的主要地盤,自己仍須努力,未來需視國民黨提名人選調整策略。
2026台中市長選戰布局持續升溫,針對藍白合作與未來選舉中「大咖」助選效應,何欣純表示,無論藍白是否合作,或是否有政壇大人物站台,最終決定選票的仍是候選人本身。她強調,選民關注的是真實政見與個人特質,過去執政者的光環也未必能百分之百轉移給下一位候選人。
何欣純指出,「大咖助選可以理解,也歡迎,但那只是紳士式的助陣。」她強調,台中選民更看重候選人個人的努力、特質與政見,而非政黨顏色,並以市長盧秀燕為例表示,雖然有8年執政優勢,但其選票是否能直接移轉給接棒的國民黨市長候選人,「不一定」,自己長期在地方服務不分藍綠白,選民看的是市長候選人能否「不分顏色服務所有市民」。
針對外界關注的「大咖助選」效應,何欣純表示,民進黨陣營中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及蔡英文前總統若前來相助,她都心懷感謝,但仍認為選戰核心在於候選人提出的政見與台中願景。
至於外界關注2026選舉是否會影響2028大選,何欣純認為,中台灣向來是決戰區域,每一場大選都深受關注,她也點出藍白兩陣營可能面臨重大變數,包括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的政治能量與立委身份問題,黃國昌的「兩年條款」即將到期,屆時將不再是立委,僅保有黨主席身份,「他的聲量很高,但少了立委身分怎麼辦?他能發揮多大能量?有待觀察。」另方面,民眾黨在立院的8席不分區立委,其中7人也將全面更替,新團隊的戰力同樣有待檢視。
何欣純也指出,國民黨同樣存在不確定性,盧秀燕卸任後即不再具備市長光環,未來若要角逐2028,仍需取得黨內提名,而且現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至今尚未公布相關縣市長選舉遊戲規則。「連規則都沒有,怎麼談?這也是變數。」她直言,藍白在中央與地方都存在許多未定因素,定論不能下太早。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潘永鴻
- 更多政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