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韋達關心流浪犬治理 建議導入AI與無人機監測山區犬群動態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彰化 報導】彰化縣議員吳韋達今(3)日在縣議會總質詢中聚焦流浪犬治理議題,提出強化監測與提升收容能量的三項建議。他指出,彰化縣遊蕩犬數量已由上屆約1萬6千隻降至9千多隻,顯示管理成效顯著,但學者發現流浪犬有往山區移動趨勢,恐對石虎等野生動物造成威脅。建議縣府導入AI與無人機監測技術,建立動態數據進行追蹤,同時關切縣內動物收容所擴建計畫,要求農業處提供完整書面報告與工程期程。
吳韋達指出,上一屆研究流浪狗議題時,全縣遊蕩犬約16,000多隻,根據農業處最新回覆,目前已降至約9,000多隻,顯示管理方向已有明顯成效,包含設置防錐矯正棍等措施皆見改善。但過去參與石虎保育座談時,許多學者與地方研究人員發現,遊蕩犬正有往山區移動的趨勢,紅外線攝影機常拍到牠們出現在野生動物棲地,可能對石虎與其他物種造成生態壓力。因此質詢農業處,目前的犬隻統計方式是否僅限「人犬接觸區」抽樣,是否有納入山區監測。
農業處處長郭至善表示,數量統計是依照統計學的概念,採用各鄉鎮抽樣比例方式進行,並未針對山區個別調查。
吳韋達要求農業處提供完整書面報告,同時建議導入AI與無人機辨識技術協助追蹤與分析犬隻活動路線,可以參考嘉義縣以AI影像辨識結合無人機監測的經驗,建立動態數據。建議彰化縣政府與雲科大了解系統的使用狀態與效果。
此外,吳韋達也關心動物收容所的擴建計畫。他指出,現有收容量約250隻,空間與動線均接近飽和,根據預算書顯示,縣府已匡列1億8千萬元經費,計畫於原址擴建,請農業處長說明細節。
農業處處長郭至善表示,將會提供書面計畫,包含工程期程、設計配置與最終收容量能。會以動物合適的犬貓生活空間進行規劃,但因地勢屬山坡地,開發範圍有限,會盡力提升效益,預計收容量可提升至450至500隻。
- 記者: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
 - 更多政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