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燕出席三三會 談關稅 談匯率 談能源

(記者謝錦慧綜合報導)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受邀出席三三會7月例會表示,台中經濟雖繁榮,但台灣以出口導向產業為主,面臨「關稅戰」、「匯率戰」、「能源危機」等國際經貿危機困境。

「中華民國三三企業交流會」今天舉行7月例會,盧秀燕受邀專題演講,以「台中繁榮模式 拚經濟心法」為題進行分享,吸引逾140名會員到場聆聽交流,場面熱絡。

盧秀燕在會中介紹台中經濟繁榮的優勢,包含9大產業重鎮所在、產業多元發展、天然資源充沛、優質人才等,接著切入當前國際經貿挑戰議題,包括關稅、匯率、能源等困境,強調輕政治、重民生,與企業同舟共濟的夥伴精神,才是拚經濟的不二法門。

盧秀燕解釋,台灣的地理條件與產業結構與他國不同,「不能見到別國百分之卅,我國百分之廿就覺得很高興」,原因在於台灣多數產業利潤率低於百分之十,甚至不少產業只有「毛三到四」(毛利百分之三到四),若未來台灣被課徵的關稅超過百分之十,將導致許多企業面臨重大生存危機。因此,她認為政府要積極談判、還要有腹案,應該積極溝通,並引導人民和企業。

她指出,賴政府看起來不打算在七月廿六之前揭曉台灣談判的結果,「之前還丟盔棄甲、送了很多東西(禮物)出去,那政府有沒有談判能力?」但她表示,無論賴政府開箱的結果為何,政府都應該要做好準備來幫助企業與人民,「態度很重要」。

除關稅戰外,盧秀燕認為台灣經濟另一困境是匯率。她呼應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說法,指出「匯率比關稅更嚴重」,台幣兌美元近期已從卅二元升至廿九點三元,若匯率升值與高關稅同時發生,將對產業是雙重夾擊,「現階段因為有關稅的問題,兩者更不能同時發生」。

至於能源危機,盧秀燕認為,現在的政府能源政策,已從產業協助者變成問題製造者,導致台灣產業發展失調、能源供應不足且不穩定,再加上這個國家的能源政策有意識形態,導致現在的電網即使投入五千多億元預算要建構「韌性電網」,結果卻非但沒有韌性電網,「而是一種危險的、不穩定的電網」。

盧秀燕還說,為彌補能源缺口,地方政府被迫增加燃煤發電,導致燃煤使用量回升、加劇空汙問題,危害民眾身體健康。她以台中為例,指出台中火力發電廠燃煤使用量,曾從每年一千五百萬噸降至一千兩百萬噸,但現在面臨挑戰。

盧秀燕認為,台中經濟雖繁榮,但台灣以出口導向產業為主,面臨「關稅戰」、「匯率戰」、「能源危機」3大國際經貿危機困境,正陷入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理想的美國關稅稅率應在10%、匯率升值則不宜超過5%,而且關稅與匯率不能同時衝擊,否則將重創產業,更強調當前局勢下,政府要積極談判、也應積極溝通提供腹案,安定人民和企業。

對於會中有企業代表提問「普發1萬元」看法時,盧秀燕回應說,不用因為普發新台幣1萬元是反對黨提的,政府就先豎起寒毛,政府應該先問民眾「大家想不想發這1萬塊?」也不用去設想民眾是要去買冰箱還是買遙控飛機,只要跟民眾對話就好,做民眾想做的事情,這就是「聆聽民意」,這就是「專業」。盧秀燕強調,政府做事不難,政府的能力也不會不夠,但是「同理心態度」很重要。

盧秀燕出席三三會 談關稅 談匯率 談能源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