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關稅20%附加條件成謎 舔美不疑美的結果

(記者謝自宗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台灣對等關稅稅率為20%,包括總統賴清德及行政院長卓榮泰皆在今(1)日上午於臉書指出此為「暫時性稅率」,還會繼續跟美國協商。但網友並不領情,痛批政府迄今未公開對美投資的附加條件,讓人質疑到底讓利多少,才有20%的關稅稅率,「台美友好就是如此下場?」

賴清德總統稍早於臉書表示,美方先對台灣公布20%的「暫時性稅率」,只要後續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而台美雙方後續也將就供應鏈合作及232條款相關議題一併磋商。此文一出,一小時即有約5千名網友留言,多數網友要求政府務必說清楚對美讓利的附加條件,痛批政府雖不斷強調台美關係最佳,關稅稅率卻是比日、韓的15%高,讓人無法信服。

亞太商工協會執行長邱達生表示,關稅還在談應該是美國想要的投資,台灣還沒答應,川普恐怕會提巨額投資要求台灣同意,然後稅率降為15%,「即使台灣只想要20%也身不由己。」但對等關稅影響產業如工具機等,不是台灣輸美大宗產業,對總體經濟影響不會那麼顯著,接下來的232條款影響較大。

「即使台灣想要20%,美國也不會讓你20%,而是要你接受15%,因為條件還未開出來,有一些投資保密才是重點」,邱達生從總統表示20%只是暫時性稅率,看到背後更大危機。

他說,台灣可能沒有接受一些要求,因此目前拿到20%,但越南20%是對美零關稅換來的,日本、南韓都是承諾巨額投資金額,美國一定也對台灣提出巨額投資,只是美方還未公布,「20%不是最後稅率,不會讓你留在20%而不用投資,要你接受鉅額投資,身不由己」。

邱達生分析,以美國市場來看,受影響產業主要是與日、韓有競爭的機械、工具機及汽車零組件,不是台灣大宗產業,如果與日韓差5%稅率,美國進口商不會對台灣下單,會失去美國市占率,不能說沒有影響,但是可控,對總經濟不會那麼顯著,因為台灣出口美國主要是資通訊及電子零組件,因此232條款影響較大。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