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部長任職週年 強調務實改革建立國防韌性

顧部長任職週年 強調務實改革建立國防韌性
(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3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任職週年,日前藉媒體申訪時機,針對建軍備戰、兵力結構、後備動員、軍事交流、國防產業、軍紀管理、敵情應處等重大議題,提出完整說明,並強調國防施政必須回到根本、回應挑戰,讓國軍因應未來戰爭具備足夠的力量與韌性。

在建軍備戰方面,顧部長表示,國軍持續依據「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戰略構建「多域拒止、韌性防衛」能力。他指出,目前正加速籌獲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M1A2T戰車、各型無人機及反制系統,強化遠距精準打擊、防空反制與資訊整合能力,同時透過機動部署與備援機制,提升防護韌性。

顧部長指出,在聯合作戰訓練方面,除新增「立即備戰」、「聯合資訊及電子作戰」、「整體空中及飛彈防禦」、「聯合海上防禦」與「聯合地面防禦」等5項聯合操演,並將敵「聯合軍演」及「戰備警巡」等態樣,納入想定狀況,以符合實戰化場景要求。今年,「漢光41號演習」時程延長,也更加著重鏈結「全社會防禦韌性」,涵蓋軍民整合協調、戰略溝通、戰災救援等多元實務課題。

在兵力結構方面,顧部長指出,國軍已依據「科技取代人力、火力取代傳統兵力」原則調整編裝。陸軍成立火箭連與無人機大隊,海軍陸戰隊裁撤傳統砲兵、戰車營,改編為無人機營,空軍亦配合新式防空武器優化戰管編組,強化情監偵、預警、整體防空及空中作戰戰力。他強調,兵力結構調整將隨新式裝備逐步到位持續精進。

在後備動員方面,顧部長說,後備戰力是建軍四大要素之一。國防部整合民間專長與後備需求,精準分發員額並優化訓練內容,納入無人機、反裝甲等課程,未來將持續結合地方政府建立模擬實境演練機制,提升整體動員效能。

在軍事交流方面,顧部長指出,國軍赴美訓練強化戰技與信心,有助深化兩軍合作。他表示,未來將擴大人員派遣與交流深度,除技術層面外,也將強化聯合戰術理解,讓官兵於訓練中實質受益,帶動部隊整體戰力提升。

顧部長表示,我國作為國際社會及印太地區的樞紐,臺灣與友盟國家擁有「以實力謀和平,才能獲得真和平」的共同信念。尤其,當前極權國家推動灰色地帶行動,大幅縮減「由訓轉演、由演轉戰」空間,民主友盟團結合作尤其重要。國防部透過「高層互訪」、「戰略對話」,大幅深化與友盟國家間軍事交流及安全合作關係,另積極參與國際智庫交流,深化多邊實質關係,以堅定友盟對共同利益的認知與支持,乃至共同維護和平承諾的實踐。

在國防產業方面,顧部長表示,國防部將持續推動國艦國造、國機國造計畫,設立創新小組,聚焦無人系統、人工智慧、通訊與資安等前瞻技術。他強調,國防自主是安全根本,創新技術轉化為戰力需整合產官學資源,共同打造完整國防科技體系。

在保密及軍審方面,顧部長強調,國軍官兵都是敵人想積極滲透、接觸的對象,每位同仁必須落實保密工作;國防部現正完善「國軍涉密人員安全調查作業規定」等安全查核措施,並重新打造1個全新且符合正當法律程序、公平審判原則的軍事審判制度,以維護部隊秩序與公平正義。

在敵情應處方面,顧部長指出,中共對臺軍事恫嚇不會因政黨輪替或特定言論而中斷。他表示,國軍每日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掌握共軍動態,並與海巡分工合作,共同維持海域秩序。他強調,國防部也與國安會密切協作,強化對認知作戰與滲透行動的應處,確保整體安全體系穩固。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