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追殺延押沒完沒了!關押收投票通知單柯文哲能否出來投票?

【記者 丁倩/台北 報導】台北地方法院21日就京華城案再度裁定,延長前台北市長、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與台北市議員應曉薇的羈押期限,自8月2日起延長兩個月,並禁止接見、通信。今(22)日法院再度開庭提訊,柯文哲搭囚車抵達北院時,臉色明顯沉重,與上次出庭時略帶笑意的神情形成強烈對比。對於法院裁定延押,民眾黨當晚發表嚴正聲明,痛批此舉理由更加空泛,僅憑「無法排除可能滅證、串證或逃亡」的推測,即剝奪柯文哲人身自由,實屬難以接受。聲明指出,羈押手段若淪為檢察官押人取供、構陷入罪的工具,無異於踐踏無罪推定原則與基本人權。
民眾黨並表示,根據迄今八位檢方傳喚證人的供詞,京華城案中涉及的容積獎勵取得過程皆屬合法合規,無確切證據指向柯文哲有罪,卻持續延押,質疑此舉根本是「追殺政敵」。聲明直言:「如此侵害人權的司法作為,難道就是民進黨要向全體台灣民眾傳達的法治觀念嗎?」
柯文哲在押卻收到罷免通知單惹議!柯文哲遭延押之際,外界也關注他是否能參與7月26日的罷免投票。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日前公開柯文哲收到罷免投票通知單,諷刺台當局將投票通知寄給在押中的柯,直言這根本是「哪門子的黑色幽默」。對此,民進黨發言人吳崢回應,投票通知單是由台北市政府寄發,應向市長蔣萬安查證。蔣萬安21日則反擊,問題根源不在於寄送通知單,而是柯文哲為何至今仍遭收押。柯文哲妻子陳佩琪也回應媒體表示,通知單是哪個單位寄出的並不重要,關鍵在於柯文哲尚未被剝奪政治權利,理應仍有投票權。她強調:「會依法申請,若需要看守所戒護,戴頸圈、手銬、腳鐐都沒關係,我們會遵守規定。」
延押遙遙無期,司法是否踩到了紅線?柯文哲被延押的消息,再度引發社會議論。法院一再以「可能滅證、串證、逃亡」等理由決定延長羈押,但許多人心中不免納悶:如果到現在都拿不出有力證據,還不放人,是不是太超過了?法律應該是保護每個人的,而不是在沒有定罪前,就先把人關到動彈不得。像柯文哲這樣的案件,久押不審,容易讓人覺得司法不公,甚至變成政治手段。尤其是在罷免投票即將舉行的節骨眼,讓整件事更顯得敏感。有人說,檢方沒證據卻一直延押,看起來就像是拿羈押當工具,來逼出想要的供詞。這樣的司法操作若變成常態,民眾難免會擔心哪天會不會輪到自己?
至於投票通知單寄到看守所一事,看似荒謬,卻也突顯出法律程序和政治現實的尷尬。柯文哲依法還有投票權,但要不要出來投、怎麼出來投,牽涉到層層審核與看守所安排。整起事件,已不只是單純的法律問題,更牽動著外界對政治、司法是否「劃得清界線」的疑問。法律應該秉公行事,而不是讓人懷疑是在選邊站。延押如果沒完沒了,最後傷到的,不只是被告一人,而是整個司法制度的公信力!(照片翻攝畫面)
- 記者:台灣好報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