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趙君朔/沒有退路的川普關稅大戰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世界各國的對等關稅措施。(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川普4月2號以解放美國之名宣布對全世界所有國家開徵的10﹪關稅還有將近60國施行的對等關稅讓美國和全世界的金融市場陷入類似2008金融風暴、2020疫情初起時的暴跌。但和前兩次是由不可抗力的因素所發引發相比,這次毫無疑問的是「人禍」所致,而且是一直到4月2號當天全世界,包括川普總統自己的閣員、幕僚才總算知道川普的葫蘆裡是賣什麼想一舉顛覆二戰以來行之有年國際經濟框架的藥膏。
從這個角度來看,被突襲的金融市場和廣大投資人、業界人士和學者專家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和批評也非常合理。
也因為總統一人的意志引發了如此大的股災,現在美國的企業、金融重量級人士都紛紛忍不住出來喊話,希望川普懸崖勒馬。
比方說原本支持民主黨,但去年改投奔川普陣營的潘興資本CEO Bill Ackman提醒川普這種猛烈的政策會傷害盟友對美國的信心,即使他個人理解川普這樣做的用意,所以他希望川普能將這政策暫緩90天左右。去年率先感受到川普選情看漲而開始對川普示好的摩根大通執行長 Jamie Dimon也警告說關稅很可能會引發通膨和升高人們對衰退的預期。
美國家飾與建材零售巨頭家得寶(Home Depot)創辦人、共和黨的長期金主Ken Langone也認為川普的政策有欠考慮,他認為對越南的46﹪對等關稅根本是亂來,對中共的34﹪關稅也是太快、太急躁;還有現任財長Bassent 過去在金融界的恩師,投資界傳奇人物索羅斯愛將的Stanley Druckenmiller在X上發文說他不支持任何超過10﹪的關稅。
當然最指標性的還是這兩個多月來一直有”影子總統”之稱的首富馬斯克,他在自己擁有的X上諷刺本次關稅政策出力甚大的白宮貿易與製造業資深顧問Peter Navarro什麼屁都沒生產出來過,還諷刺他有博士學位根本是件壞事。
也就是在金融市場和企業界仍然面臨者巨大不確定性,並因此對美國的經濟前景投下一道巨大陰影,反對聲浪此起彼落之下,目前很多人預期川普可能會在市場壓力下終究會被迫暫緩甚至收回這個破壞性巨大的革命性政策。
但是這樣判斷的人可以說還是沒有意識到川普和他身邊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派的核心幕僚是怎麼看待自己的使命(這點其實在川普上任第一周的動作就可明顯看出,因此本文作者上一篇談川普2.0 的文章,標題便是「昭昭天命、銳不可擋」)。
更重要的是,雖然這政策最後的執行內容是川普本人親定,但這種革命性大轉彎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川普的幕僚團隊有事先推演過,特別是金融老手財長Bassent和總統經濟顧問Kevin Hasset。因此目前有些經濟金融動盪所引發的後果其實根本就在川普團隊預期之中,而且有助於這場諾曼第大登陸式的革命性政策成功達到目標。
所以從這場川普震撼引爆一周以來,事情的發展不但沒有失控,反而是在艱難中穩定的往前進,這就是為何川普昨天晚上在他的社交媒體Truth Social 上發文繼續幫選民精神打氣,要他們不要軟弱、不要耍笨、不要當驚慌黨(PANICAN),要堅強、勇敢有耐心,最後的結果會是偉大。根本看不出來川普有被眼前的反彈所影響的跡象。
當然這樣的發文會被他的各路批評者看成是不知嚴重性和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到昨天晚上為止,白宮方面已經證實了有將近70個國家表達了願意和美國協商的意願,總統經濟顧問還在訪問中特別提到了和台灣方面已經聯絡上。換言之,大部分的國家都沒有要對美國祭出關稅大棒進行報復,而是願意和美國協商如何平衡雙方貿易。
其實川普所公布的對等關稅所根據的計算公式非常簡單甚至可以說是粗糙,就是以2024的雙邊貿易數字當範本,如果美國要和該國的貿易逆差減到零,需要把關稅提高到多少,才能讓該國對美國的進口額減少到和美國的出口額相等,算出這個讓逆差為零的稅率後再除以2就是川普當天表上秀出來的各國稅率,而不是川普和幕僚之前反覆和媒體說的會考量到各國對美國的各類產品所設下的關稅與其他各類非關稅貿易障礙再訂出一個綜合稅路。
的確如果要對其他國家對所有美國產品設定的各種貿易障礙都進行評估再訂出一個對等稅率的話,一來這個工程曠日廢時,根本不符合無法連任的川普的需求。
其次就算能動員大量人力把各項產品的各國稅率迅速訂出來然後逼各國來談判,那麼美國和各國代表勢必陷入爭論各類產品的稅率是否定的合理的細節爭論之中,那對於這次一心求快,屢屢以震攝(shock and awe)方式推出政策,讓對手、批評者甚至是支持者都來不及反應的川普來說一樣是行不通的。
這就是為何川普最後採用了一個不太合理,實務上也無法真正達到目的的高對等關稅稅率,其目的只是和各國放出一個訊號,不來談的代價就是經濟災難,畢竟美國是占全世界消費量1/3的頭號市場,第二名的中共內需規模只有美國的1/3。
當然如前面所說,在談判結果未定之前市場的衝擊會很大,所以會有分析家認為有些國家會刻意拖延等美國無法承受這代價而讓步,但這種錯誤的推斷第一是忽略是在如此高的對等關稅一旦真的實行,美國最多就是付出一次性可觀通膨和經濟面臨短期衰退的代價,但被課稅的國家可能是面臨嚴重的大規模產業倒閉的長期性問題,而且這樣的分析還忽略激烈的貿易戰一旦開打,邏輯上一定是享有順差的一方手上籌碼較少。
更重要的是批評者都忽略了表面光鮮的美國經濟面臨的隱藏風險越來越高,2首先是美國國債總額已經達到36兆多美元,而且很多是前任財長葉倫所以刻意發行的短期國債,在美國利率依然接近4.5﹪的今天,這讓美國光是償還國債利息需要付出的金額就超過1兆美元,比美國的國防預算還高。現在只要處於高檔的股市泡沫被戳破,不但之前槓桿率過高的投資機構會順勢或被迫減碼,從而解除了泡沫真的太大突然破裂這些機構的資產價值瞬間崩跌無法償債的風險,還讓資金轉進債市,讓美國的國債的殖利率首次跌破了4﹪,朝者財長Bassent所希望的3﹪邁進。
美國的國債的殖利率每下跌0.01﹪,美國政府就可以少付6到7億美金的利息。而只要長期國債殖利率下跌,其他根據這個經濟指標所訂出來的貸款利率如房貸、車貸也會下跌,這對一般購買力在過去三年因為通膨大幅下降的美國人而不是那少數擁有美國9成股票的1成有錢美國投資人是個不小的利多,以一個購買中位數房價住房的美國人來說,在2020年3月,當時的利率每月需要付的房貸為1510美金,但到了今年3月,根據現在的利率要付的房貸已經快要翻倍到2807美金,這是房價在這幾年中漲了一倍利率也大幅走高的雙重因素造成了財長在很多專訪中所說的”美國夢破碎”。
另一個預期經濟放緩所造成的好結果是油價在過去幾周也跌了15﹪左右,這對大部分要開車通勤的美國人還有企業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減輕。此外只要民眾因為擔心經濟前景不明(這在兩大消費者信心調查中都已經清楚顯現)而主動縮減消費的話,去年12月再度惡化的通膨數據可望緩解,那麼聯準會在五月就有應對可能的經濟下滑先行降息的空間,減少經濟出現硬著陸的機率。
基於上述種種原因,可以大膽預測川普沒有理由後退,只能持續在幾大財經閣員的護駕下繼續向前衝,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他能達到兩個他念念不忘的政策目標-削減美國的貿易赤字和重振美國的製造業嗎? 後面這個難度最大的目標和前者也有關係,畢竟要能減少貿易逆差,除了減少他國的進口外,增加美國的出口也很重要。因次眼下的當務之急當然是和要求協商的各國談判降低美國商品進口關稅與各種不公平的非關稅貿易障礙,這點在川普祭出如此高的對等關稅威脅之下,經過談判要達成的難度並不高。
另一個對美國的國力、霸權地位有高度影響的是川普是否能讓各國或是美國廠商回流願意大舉增加在美國的製造業投資。關於這點普遍的評論是從企業經營成本的角度認為無法難以達成。但同樣的對此川普團隊也正積極的要在國會通過減稅方案、去除各類不必要企業成本的管制還有鼓勵盡量開採石化能源降低能源成本來彌補美國在其他方面成本上的劣勢。
此外還有一個為大部份分析所忽略的情況美國過去因為製造業外移,在鐵鏽袋和其他過去製造業重鎮有不少閒置的產能和廢棄的生產線,這些在當下有好的政策誘因之下是能迅速重開的,而不像是全新的工廠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順利運轉。
而關於製造業回流另一個主流分析的盲點在於只從這政策目標違反全球化的邏輯去大肆批判,或是舉出美國的服務貿易對大部分國家都是順差因此川普是選擇性的找理由去脅迫他國讓步。但是不論是從疫情剛爆發期間中共以停止出口醫療用品給美國當威脅手段還有為了應對美中開戰風險的角度來看,美國重振關鍵製造業如鋼、鋁、汽車、造船等才有辦法做到川普外交政策最重要的目標-以以實力換取和平(Peace Throught Strength),其次即使不考慮這種極端狀況,大部分的批評者強調美國在金融、科技、智慧財產權等服務上的強大實力無法迴避一般的美國人因為長期的製造業空洞化和每小時工資增幅緩慢而讓美國社會的不平等越來越惡化,川普甚至前任的拜登政府都在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只是川普的手法又急又猛才引起了這麼多的反彈和批評。
從上面各個角度去分析,在考慮到川普不能連任但有強烈在歷史上留名的動機,再加上他的前任也的確留給他不少內政外交的迫切爛攤子,他會決定用相當猛烈的方式盡快的達到翻轉美國過去設定的國際經貿規則以重建美國的國力其實並不令人意外。
但如果是以過去的秩序和成果為評判標準,此時對於川普提出各種嚴厲的批評,甚至懷疑他瘋了也不讓人意外,但只要還對川普就職典禮當天在場的陣容豪華賓客還有點印象,那麼再想想當天川普可以說是毫不客氣指者這些人的鼻子大罵說”就是你們把國家搞成這個樣子”,其實現在川普只不過是認真、強勢地實踐他的競選承諾,雖然有些政策目標難度的確很高、也會有不少不良的副作用,但一路在逆風中不斷讓批評他的人跌破眼鏡,不就是典型的川普本色嗎?
●作者:趙君朔/紐約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時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邱師儀/川普的任性,世界的韌性
名家論壇》鈕則勳/國民黨可藉川普關稅,重打兩岸牌
名家論壇》許毓仁/遭川普課徵32%對等關稅 台灣的挑戰與對策
- 記者:nownews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