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秋末生/從新竹球場談高虹安為何該罷

名家》秋末生/從新竹球場談高虹安為何該罷
前新竹市長高虹安。(圖/NOWnews資料照)

[NOWnews今日新聞] 新竹市立棒球場,這個耗資12億元進行大規模改建的體育設施,本應成為新竹市運動發展的亮點,並在城市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然而,這項工程卻因品質問題,從2022年7月啟用僅兩天便宣布封場,至今已經過了三年,仍未完全修復並重新啟用。更糟糕的是,當高虹安在當選市長後,她將修復這個問題的棒球場作為施政的優先項目之一,但從她上任至今,進展緩慢,延誤不止,新竹市民和球迷期待著城市的運動復興,但他們的期望卻無情地落空。

高虹安的施政,無論是對於新竹棒球場問題的處理,還是其政治手腕的運用,她的表現都不僅僅是一次行政失誤,更是一場充滿政治操作和責任逃避的過程。這一切反映了她作為市長在處理公共事務中的失能,尤其是在面對重大市政問題時,她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和真誠的領導力。從新竹棒球場這一事例出發,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高虹安作為市長的治理缺陷,已經到了無法忽視的地步,如同台中市長盧秀燕不斷拿空氣品質議題炒作般,高虹安也經常在自己面臨諸多爭議或質疑時,再拿新竹棒球場議題炒冷飯,卻從無實際的進展,見微知著,這也是為何她應該被罷免的核心原因。

選前的政治承諾與現實落差

高虹安在選舉期間,曾一再強調新竹棒球場的問題,並用所謂的「大祕寶」概念吸引選民的注意,暗示前市府可能存在嚴重的腐敗或工程問題。她聲稱,自己當選後,將會徹查這個問題,並且積極改善這一公共設施,將其建設成為新竹市的一張亮麗名片。然而,選舉結束後,高虹安上任後的表現卻與選前的承諾形成了極大的落差。所謂的「大祕寶」至今未見水落石出,這些政治操作和選前承諾的幻象,都沒有實質成果。

選民對她的期望,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轉化為失望。在高虹安的領導下,新竹市的棒球場問題成為了一個永無完結的故事,政治宣示和行政處理進度總是處於對立狀態。這樣的現象不禁讓人質疑,高虹安是否真心想解決問題,還是只是將這一問題作為政治資本,不斷重複運作以爭取選民支持和媒體曝光。

政治操作的負面效應

自從高虹安上任後,她曾數度親自前往棒球場,並大肆宣揚她所發現的「大祕寶」,例如當她在2023年初進行的試挖作業中,發現了紅磚塊等廢棄物,她迅速將其公之於眾,並聲稱這些廢棄物證明了前市府在工程中的疏忽。然而,這些所謂的「揭弊」行為,並未帶來實質的進展,反而將焦點從問題的根本轉移到政治表演上。

經過兩年多的調查,直到2025年,市府才再次進行大規模的開挖作業,才發現了較大規模的廢棄物填埋問題。然而,這些問題早在前市府交接時便已顯現,而高虹安選擇在其執政後耗費大量時間進行調查、曝光,而非立刻採取行動,利用法律手段要求施工方改進,這樣的處事方式無疑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並加劇了市民的失望情緒。

事實上,市政府完全可以在最初的工程問題出現後就依照合約要求廠商整改,若廠商不配合,應立刻提起法律訴訟。但高虹安卻沒有採取這些明確且高效的法律手段,導致工程長期停滯,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對市民不負責,還讓新竹市錯失了本應能夠帶來繁榮的運動發展契機。

比較其他城市的體育發展

與新竹市的停滯相比,其他城市在運動設施和賽事推動方面的表現卻十分積極。台南市市長黃偉哲曾大力投入改善市立棒球場,並且積極推動亞太棒球園區的建設,提升了城市的運動基礎設施;高雄市則通過翻修澄清湖棒球場,成功吸引了台鋼雄鷹隊的加入,開創了新局面。

這些城市的成功經驗無不體現了市府在提升公共設施、推動運動發展和吸引大型賽事方面的有效政策與執行力。反觀新竹,市府在高虹安的領導下,棒球場問題遲遲無法解決,不僅導致球迷的失望,更讓新竹市在全國棒球發展的競爭中被遠遠拋在了後頭。

市民與球迷的不滿情緒

隨著棒球場修復工程的長期停滯,新竹市民和球迷的不滿情緒也日益高漲。許多市民反映,棒球場的荒廢對周邊商圈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停車場的閒置與商業活動的萎縮,使得地方經濟發展受到了明顯的拖累。網路上的社群聲音也表現出球迷們的深深失望與不滿,尤其是在球迷本應享受職棒熱潮的時候,他們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城市缺席,無法在家門口觀看心愛的球隊比賽。

更有不少球迷和市民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達愤怒,批評高虹安只會口號喊話,卻不會真正解決問題。這股民怨的積壓,成為推動罷免高虹安的強大動力,對於高虹安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政治挑戰。

高虹安的回應與辯解

在面對外界的批評與罷免壓力時,高虹安多次公開為自己辯解。她強調,新竹市政府在處理棒球場問題上並非不作為,而是「一步一腳印」地進行改進,並且在專家協助下進行多次檢討與調查。然而,這樣的辯解並未能打動大多數市民,反而讓人質疑她是否真正具備有效的施政能力。

高虹安將責任歸咎於前市府的遺留問題和不良廠商,並表示如果不是她當市長,這些問題可能會被掩蓋。然而,她卻很少對自己在施政過程中的失誤進行反思,反而將所有問題的根源都推給他人,這種做法無疑讓市民感到失望。

治理失能下的罷免正當性

新竹棒球場的問題,不僅是市政府治理失能的縮影,更是高虹安施政理念和方式的重大考驗。三年的時間過去,球場依然無法開放,市民的期望和熱情被冷落,城市發展停滯不前。高虹安雖然在揭露前朝問題方面表現積極,但卻未能對現有問題作出有效處理,這使她的政治生命不斷受到質疑。

從新竹棒球場的爭議可以看出,高虹安作為市長的治理風格,更多集中在政治表演與爭議炒作,而非務實解決問題。在民主政治中,市長的責任是解決市政問題,而非將責任推卸給他人,這也是市民希望看到的真誠領導。而高虹安的施政方式顯示,她未能履行市民的期待,也未能達到一位市長應該具備的責任感。

罷免,不僅是對高虹安市長施政不力的直接回應,更是新竹市民為自己的城市、為未來發聲的必然選擇。在面對一個無力履行承諾、不願為治理負責的市長時,罷免不僅是正當的,也是迫切的。這不僅是對高虹安個人的政治審判,更是對整個新竹市未來發展方向的深刻反思。市民不應該再被空洞的口號和政治表演所欺騙,而應該選擇一個能夠以實際行動來解決問題的領袖。

這場罷免案,將不僅是新竹市的關鍵時刻,更是台灣地方治理的一個縮影。如果選民決定讓高虹安繼續留任,那麼新竹市的未來將仍然停滯不前,錯過更多發展的機會。如果選民選擇罷免她,那麼這將是一場對責任政治的勝利,並為地方治理樹立起新的標杆。正如新竹市民所期待的那樣,他們要的,從來不是空洞的政治秀,而是能夠解決問題、承擔責任的市長。

當下,新竹市的未來,從新竹棒球場一事來看,更需要的是一位能夠行動、敢於擔責的領袖,而非一個只會拖延問題、為了政治操作而自我膺品的市長。

●作者:秋末生/體育、政治工作者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黃創夏/大罷免下一步?第四波民主


名家論壇》邱師儀/大罷免結果將決定台灣親共路線是否徹底邊緣化


名家論壇》吳崑玉/我們需要重建一個文明國家與公民社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