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黎榮章/國民黨主席選舉各方聲勢如何

中國國民黨主席六人登記參選,圖為在社群上擁有極高聲量的參選人國民黨立委羅智強。(圖/記者葉政勳攝)
[NOWnews今日新聞] 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領表登記作業19日下午四時截止,共六人登記,依登記順序分別是前立委鄭麗文、立委羅智強、彰化縣前縣長卓伯源、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前國代蔡志弘、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待資格認定完畢後,預計將於10月18日舉行黨主席選舉投開票作業。在登記過程中,被點名、或表態考慮參選的人很多,包括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藍委傅崑萁等,日前黨內一份民調顯示,若立刻投票的話,鄭麗文第一、郝龍斌些微落後,羅智強居第三。
國民黨如今是國會第一大黨,並在大罷免守住所有區域立委席次,氣勢正在上升,這個最大在野黨主席的改選,近一個月來的網路聲量趨勢如何?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分析,隨著登記時間漸進,整體聲量逐漸攀升,國民黨主席選舉的議題聲量高峰是羅智強宣布參選,他喊出「世代承擔」,參選目標是「2028下架賴清德」,當天讓主席選舉議題有逾2.6萬則討論。其次是鄭麗文獲得黃復興黨部支持的訊息,也有1.5萬則的討論度,然而,這場選舉畢竟是國民黨的家務事,以平均聲量而言並不算很高。

觀察國民黨主席選舉參選人的網路聲量與好感度,其中羅智強聲量最高,總聲量19萬2167遙遙領先第二名鄭麗文的7萬8894,顯然羅有高關注度與媒體能見度。鄭麗文總聲量雖輸羅智強,但她的好感度1.36是六人最高,甚至是正聲量超過負聲量,很不簡單。郝龍斌屬於聲量第二梯隊,但好感度0.66偏低,顯然是討論熱度高、評價兩極,他出道久,曾任8年的台北市長,又是國民黨副主席,身上有不少既有標籤,出來參選黨主席需擺脫「舊人舊路線」形象。
張亞中雖然總聲量不高,他的政治色彩鮮明,長期主打統派論述,好感度1.16相當亮眼,顯示他雖有部分支持者,但不支持他的人也懶得討論他或罵他,適合鞏固深藍但難跨族群。卓伯源自從2014年卸任縣長後就已淡出公眾視野,沒有特別的話題,雖然卓2021年也曾出馬角逐黨主席但墊底落敗,總聲量僅3640顯然輿情影響力低。至於蔡志弘,總聲量只有887則。

觀察國民黨社群同溫層對黨主席選舉可能候選人的討論度,其中羅智強是最具網路空戰戰鬥力的候選人,他的個人粉專聲量一騎絕塵,但聲量多帶有對抗性與情緒張力,容易造成正負兩極化評價,此外,羅智強的總聲量雖然壓倒性領先(6萬4911),但一旦扣除個人官方粉專(8922)後,他在藍營社群的自然討論聲量就大幅縮小,拉進與其他可能候選人差距。
鄭麗文雖然個人粉專不若羅智強具有超強量能,但其在藍社群同溫層聲量5441表現尚佳。因鄭麗文是此次參選人中的唯一女性、也相對年輕,近期她積極主打「改革國民黨」議題,也透過自有管道發布宣傳影片,顯示其議題創造能力,然而,她的文宣缺乏自然擴散力,可能是她接下來競選過程的一大挑戰,若要突圍,需要找到更多議題突破口。
至於郝龍斌,他的政治歷練、曾任職位或許是此次參選人當中最豐富的,但囿於其形象限制,加上他被認為與民眾黨的關係並不密切,因此即便他確定登記參選,藍營社群聲量僅2073,反應可說相當冷淡,顯示號召力有限。

國民黨主席任期4年,這次選出來的新任黨主席,除了率黨打贏2026地方選舉,更重要的目標是帶領國民黨奪回政權,因此未來領導人必須具備相當程度「空戰的輿論戰鬥力」,能率黨在新時代的選舉戰場,也就是社群與媒體上設定議題、有效發聲,以抵抗對手攻勢;此外,這位新的黨主席也被期待展現「陸戰的組織整合力」,能帶動基層系統與地方山頭,讓黨在各地區有穩定的戰鬥隊形。前面段落透過大數據分析,觀察了各個候選人在網路上的聲量表現,但國民黨主席選舉,除了自主黨員的投票意向外,派系支持的影響也不可小覷,因此誰能在網路上引領議題吸引自主黨員、又能私下運作爭取到黨內派系的支持,會是影響這場選戰結果的關鍵。
●作者:黎榮章/Quickseek輿情大數據創辦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賈程年/朱下誰上?關鍵在於黨內人和
名家論壇》單厚之/國民黨主席選舉成為一場鬧劇
名家論壇》韋安/王金平才是最合適國民黨主席的「五大關鍵理由」
- 記者:nownews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