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立雄認「海鯤號當初太樂觀」 若未如期交艦每天罰19萬
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進度延宕,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20日)在立法院坦言,相比其他國家自製潛艦,第一艘通常要7年以上,我國當初只設立5年,確實過於樂觀,並直言「沒有理解現實,尤其沒考慮我們的國情」。至於若來不及交艦,顧立雄表示,將依約計罰,每天約罰19萬元。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天邀國防部專案報告「潛艦國造原型艦海測執行現況及因應作為」。國防部報告指出,原型艦已進入海上測試階段,國防部有信心與海軍司令部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最終在確保安全與品質的前提下,完成全艦性能驗證目標。
民進黨立委羅美玲質疑,海鯤號是否可能延後逾1年交艦?顧立雄坦言,過去在規劃時程時,確實未充分考量現實難題,包含台灣國情可能面臨裝備籌獲、原廠技協難處等,或是有相關裝備、原廠技協無法「隨叫隨到」,都導致時程延宕。
羅美玲進一步追問,訂定5年交艦是否過於倉促?顧立雄指出,國際上其他國家自製潛艦,第一艘通常要7年以上,甚至有長達16年的案例,而我國只設立5年確實太樂觀。他強調,後續將以安全與品質為重。海軍參謀長邱俊榮也補充,原先規劃6個月的測試期程是「過分樂觀」。
(延伸閱讀:海鯤號遭爆系統整合出問題 顧立雄坦言11月交艦有挑戰性)
至於台船若未能依約於11月交艦,是否會遭罰?顧立雄表示,依約計罰,每天約罰新台幣19萬元,計罰上限為海鯤建造款193億元的20%,約40億元。(責任編輯:卓琦)
- 記者:上報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