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憂賴清德挺不住也不想守 《想想論壇》強力捍衛蔡英文任內政策

大罷免大失敗,民進黨2026、2028選情告急!據透露,為穩住綠營局勢,前總統蔡英文近來也調整卸任後角色,從原本不想與人干政印象,僅想辦智庫,處理國際事務,到現在轉變成「也要關注台灣內部」。近期「小英基金會」找資深媒體人操盤《想想論壇》再出發,首文先推國會即將再攻防的年改議題,接續又談「社會住宅」,最近又力推數篇能源文章,強力捍衛蔡執政力推的光電、風電等綠能政策。





賴執政後欲否定前朝 黨內感受明顯





賴清德執政以來,黨內多有否定前朝感受,不僅藍白多數現欲推翻蔡政府時完成的年改,其雖宣示要續推社會住宅,但推動力道民間也有質疑。而能源政策黨內外最感受蔡規賴不隨,賴從所謂「讀書會」成員,請來任民進黨智庫副董事長的和碩董座童子賢,竟還首肯擔任恢復核三公投辯論正方,甚至公投即便沒通過,賴清得公開態度仍是不排除核電,賴擺明想要恢復核電,對蔡執政時代大力推動的光電、風電等綠電消極、保留,黨內、親綠智識圈已有認定。《想想論壇》推出相關主題文章,雖是政策討論,但開場的年改、綠能、社會住宅等主題,都是蔡執政八年施政最重點,也讓人感受到捍衛蔡執政時,所推動重要議程的意志。





另據了解,蔡仍高度關注其專擅的國安領域,尤其是兩岸情勢。《想想論壇》下的「地緣政經」欄位文章,主要和基金會每隔兩週定期舉行,和中國議題相關的論壇,一以亞太為地域,主要關注在中國經濟情勢;另一則關注中國政情,如最近中國四中全會情勢。兩論壇蔡英文非常重視,都邀學者及相關前政務官認真討論,再發表專文。







【內幕】憂賴清德挺不住也不想守 《想想論壇》強力捍衛蔡英文任內政策



蔡英文近日頻頻曝光,更以《想想論壇》捍衛執政時力推的許多議題。(取自蔡英文臉書)







駁擁核童子賢等質疑減碳談 論壇文強調蔡卸任前排碳係數較上任時降10.6%





《想想論壇》首發談年改,破題為「年金改革 不應半途而廢」,除強調歷任總統都曾推動年改,更警告「喊停年改 退撫基金將提早4年用光」。文中也直陳,原本在年金改革前,退撫基金精算顯示公務人員的基金將在2041年用罄,教育人員則是2040年用罄;年改後,退撫基金第8次精算時,赤字時間分別延後到2051年、2048年,也就是讓基金的安全水位多延續一個世代。





此外,論壇推出的三篇能源文章,首文直言:「台灣已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時代。擁護核電者的焦慮,以及再生能源建置過程中陸續出現的一些貪瀆個案,使2016年開始啟動的能源轉型政策受到攻擊,轉型方向和目標在許多討論中失焦。」





童子賢等主張恢復核電時,都質疑台灣減碳工作上努力,另外藍白主張恢復核電時,也強轟台灣發電仍造成空氣污染,該文也提出蔡英文卸任前和剛就任時的數據比較具體回應:「在能源轉型的努力下,2024年電力排碳係數為0.474kgCO2e/度,較2016年的0.53kgCO2e/度下降10.6%。這一變化來自火力發電的結構轉變,從高排碳燃煤發電轉為較低碳的燃氣發電,加上大幅建置無碳排的再生能源,發揮減碳功效,降低了電力排碳係數。」








【內幕】憂賴清德挺不住也不想守 《想想論壇》強力捍衛蔡英文任內政策



台灣能源議題受到各界矚目,藍白日前猛攻火力發電造成空氣汙染。圖為興達電廠。(資料照片)









該文並指,「針對電廠空污改善,透過火力發電增氣減煤的結構轉換,以及投資後端空污防制設備,使台電空污排放量從2016年的10.7萬噸,降至2024年的3.4萬噸,改善幅度約七成,可說是拿出了一張超乎預期的成績單。」








(延伸閱讀:【2026綠困局】貫徹「德意志」大於實際民調 賴清德強勢主導縣市長提名






強調綠電是跨黨派共識 再生能源是提升能源安全與韌性的核心要素






另則「新能源-台灣不能回頭的戰略路徑」文則強調,「綠電已是台灣跨黨派共識,不只為減碳,更為回應未來安全風險、確保產業國際競爭力。台灣能源政策的討論必須超越擁核或反核,從能源安全與能源韌性的角度切入,才能回歸我們所面對的根本挑戰。」








該文也直言,「什麼是能源安全?它不應該被簡化為天然氣存量幾天、備轉容量夠不夠這樣的問題。面對極端氣候、地緣政治風險、國際供應鏈中斷的挑戰,思考的重點應該是「台灣需要什麼樣的能源系統,才真正具備抵禦衝擊、快速回復的能力,簡單來說,台灣的能源安全不僅是確保進口油氣穩定,而是要建立一個具韌性、適應力與民主治理特質的能源系統。」








【內幕】憂賴清德挺不住也不想守 《想想論壇》強力捍衛蔡英文任內政策



《想想論壇》撰文指出,能源安全及韌性才是台灣應討論的重點。圖為嘉惠汽電共生發電廠。(資料照片)







該文提及,再生能源已佔全球新增電力裝置92.5%,「台灣從2016年以來,以創能、儲能、節能智慧系統整合為核心的能源轉型,已經逐步在調整能源結構方面取得相當的成效。短短8年間,我們從幾乎仰賴進口化石燃料的島嶼,達到風力與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增加超過5倍的成果。」「面對能源轉型的挑戰時,應該優先聚焦在已有共識的事項上,避免在爭議性高的能源選項上陷入政治僵局或是社會對立。發展再生能源是我們台灣社會最大公約數」「能源政策是選擇題,不是是非題。聰明的選擇應該是投資未來,而不是走回頭路。再生能源不只是氣候政策,更是提升能源安全與韌性的核心戰略要素;不只是減碳的手段,更是幫助台灣回應未來風險,擴大綠色成長,建構永續社會的根基。」






(熱門點閱::【2026綠困局】堅選新北市長話說太死 林右昌被動等待出場機會扮「活棋」






前政務官:不能因為有弊案,就認為再生能源有問題





一位前政務官就坦言,賴執政後,台灣社會因為兩岸國安情勢,面對綠能是否持續,新核能是否該研發的辯論,民進黨確實不能反核就不討論,但更不能因為有弊案,就認為再生能源有問題,因為該產業從業人員多,有水電、自營,還有外資問題,如風電,就是蔡政府時代重大外國投資項目,針對有弊端疑慮,其實蔡英文時代,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就有「黑道掃黑、白道肅貪」定調,但並非綠能就該全被否定不作,民進黨現在能源政策,讓人感受到不敢講核能、也不願講綠能,這就是領導有問題。(責任編輯:呂品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