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地交易冷賴正鎰:限貸末鬆綁開發商趨保守

賴正鎰表示,地主直接調高地價,轉嫁給開發商,難怪土地價格一再翻漲,只有土地成本下修,房價才有機會降低。(圖/鄉林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台中市推案量較大的前五名行政區,第一季建地交易規模600以上僅有15件,北屯8件和南屯5件最多。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指出,央行實施第七波限貸令半年來,土地交易明顯降溫,地價略降5至10%;政府打炒房政策與融資環境沒有鬆綁,開發商推案及購地都會趨於保守。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表示,第七波打房限貸令自去年9月20日起實施,比較最近二季113年Q4和今年Q1建地成交狀況,可以看出建商購地時程拖長、更加謹慎保守,土地交易仍以北屯、南屯、西屯、以及海線的沙鹿、梧棲交易為主,但成交件數持續減少。
這和過去北屯區以11期洲際棒球場周邊、捷運機場區、廍子地區建地釋出較多、而南屯區則以單元二、三、四、五和大慶站鄰近的13期重劃區交易最熱門,另海線梧棲和沙鹿受惠於捷運藍線利多題材,吸引建商圈地。
以土地最熱的西屯區為例,目前僅剩幾家規模較大建商還在少量購地、且多數交易標的都是300坪上下、規模相當有限。若是以600坪以上建地來看,今年Q1僅有一件,甚至沙鹿區掛蛋,沒有較大面積的土地成交,顯見開發商購地及推案明顯縮手。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央行去年919發布第七波金融信貸管制,尤其對土建融及房屋貸款設限,九個多月來房地產市況冷卻,加上這些年來開發商手邊土地庫存還很多,多數建商對於購地或標地多持觀望態度,甚至宣布暫時不再買地,還有建商宣布要轉向工業不動產或旅遊商業地產。
這種購地冷卻的情況,也可以從台中市最近幾次土地標售,各家開發商或自然人的投標意願不高,叫好不叫座,只派土開人員到場蒐集情報,開發商暫緩推案、不急於投標買進新土地,從平均溢價率和脫標率的結果就可看出端倪,這應該就是台中市土地市場的最新風向球指標。
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說,台中市土地供給無虞,建商選擇多而且庫存量不少,不論是公辦或自辦重劃區,12、13、14期,單元2至12,還有正在規劃中的單元13,此外,外環的潭子、豐原、太平、大里及烏日都有重劃區,甚至翻過大肚山到了沙鹿、清水、梧棲也有新重劃區。
他點出了一個當前都市發展與房地產市場的矛盾,就是整個大台中市有這麼大量的新開發土地,重劃後的農地往往搖身變建地,地主身價高漲,待價而沽,土地可以賣很貴,輕輕鬆鬆從種田的農戶變成田僑仔,尤其是不缺錢的地主惜售,態度也很強硬,主要就是因為地價稅賦過輕、財務槓桿少,不急著拋售,也難怪越來越多建商宣佈暫不購地、且有愈來愈多建築開發業投入都更合建和危老行列。
他說,土地成本是決定房價的關鍵因素,地價跟建材雙漲,工資也還在高檔,土地佔開發成本的五成以上,加上這些年來因為通膨關係造成工料雙漲。以前台中房子造價每坪平均約9萬多元,現在建築成本已經到了18萬元,而台北造價每坪12萬元,現在已經漲到約25至28萬元,開發商的每年平均利潤不到3%,只賺一點點,都是幫地主打工創造資產價值。
賴正鎰認為,儘管政府已經逐年調高土地持有稅,例如土地增值稅及土地稅的稅率,但很多地主都直接調高地價,轉嫁給開發商,也難怪土地價格一再翻漲,甚至一日三市,只有土地成本下修,房價才有機會降低。
相關新聞
科博館立體劇場退役 必可飛劇場啟航首播蠟筆小新動畫
隈研吾打造台中新地標 第一大天地「月亮灣」空橋亮相
中市府攜手麗明營造打造新地標 肉品市場蛻變小豬藝文基地
- 記者:nownews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