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局處守護交通 中市獲全國第二、六都第一

跨局處守護交通 中市獲全國第二、六都第一
台中市政府持續致力於為市民提供舒適、安全且以人為本的道路環境。(圖/交通局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台中市政府近年在交通安全推動上成效顯著,不僅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降幅為六都第一,更在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執行成果評比」榮獲卓越獎全國第二及達標獎六都第一的好成績。為進一步降低高風險族群的事故率,市府採「分齡分眾」宣導策略,鎖定外送員舉辦跨局處宣導與實地體驗活動,強化防禦駕駛意識,讓美食能平安送達、外送員也能安全回家。

跨局處協力 鎖定外送族群精準宣導

因應外送平台蓬勃發展所帶來的交通挑戰,中市道安團隊主動出擊,由交通局攜手警察局、勞工局、衛生局及公路局台中監理所,共同舉辦「外送員安全駕駛體驗宣導活動」,以互動式教學協助外送員建立正確的道安觀念。

分析外送族常見的三大肇事原因,包括「未保持安全距離」、「轉彎未禮讓直行車」及「不當駕駛行為」。為改善這些高風險行為,市府規劃安全駕駛體驗活動,由專業的機車安駕團隊到場教導外送人員在接單之餘,如何騎得平穩安全,也讓外送人員理解大型車內輪差與視野死角的危險,以及無號誌路口的路權觀念,提醒外送員奔波路途賺錢,不要因違規受罰。


跨局處守護交通 中市獲全國第二、六都第一
台中市府道安團隊聘請專業講師對外送員設計對應道安課程以提升宣傳效果。(圖/交通局提供)

活動現場模擬多種真實道路情境,包括大型車「內輪差」與「視野死角」演示、煞停距離體驗、停讓行人示範,提醒外送員「安全比搶快更重要」。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透過大型車動態演示與模擬酒駕眼鏡,外送員能親身感受潛在危險與防禦駕駛的重要性,同時在無號誌路口及行人穿越道模擬情境,學習保持安全距離與禮讓行人,將安全觀念融入日常工作,守護自己與他人。


跨局處守護交通 中市獲全國第二、六都第一
宣導活動現場利用實境模擬方式強化交通安全觀念,持續推廣人車停讓文化。(圖/交通局提供)

交通安全數據亮眼 榮獲全國卓越肯定

交通部每年舉辦「道路交通安全執行成果評比」,透過書面審查與現地視導,全面檢視各縣市在交通事故防制、交通執法及安全改善措施的成效,旨在提升全國道路交通安全水準。台中市在今(114)年評比中表現優異,不僅榮獲「卓越獎」全國第二,「達標獎」六都第一,更在「交通執法組」第一組獲得全國第一,展現市府團隊整體努力與交通安全管理成效。

根據交通局統計,113年台中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較112年減少27人,而24小時內死亡人數更減少33人,降幅皆為六都第一。交通局表示,市府會針對易肇事地點採分層分類檢討,透過碰撞構圖、交通改善小組及道安會報分析路口事故型態,運用科學化作業程序進行診斷、改善、追蹤及滾動檢討,全面提升道路安全環境。


跨局處守護交通 中市獲全國第二、六都第一
透過工程、教育及執法等面向持續提升交通安全,讓中市道路安全的改善已見成效。(圖/交通局提供)

讓道路安全成為文化 打造交通友善之都

交通安全不僅是政策目標,更是市民安居樂業的指標。中市府呼應交通部「人本交通、停讓文化」,持續藉由跨機關合作防制各種類型的交通事故,並結合多個局處與民間團體的力量,於今年辦理33場全市各區婦女會交通安全宣導、80場國小說演故事劇團宣導活動,希望運用婦女在社會或在家庭的力量,將交安意識與觀念擴散給身邊更多的親人朋友。


跨局處守護交通 中市獲全國第二、六都第一
中市府設置交通主題公園,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交通知識,使道安文化可以向下紮根。(圖/交通局提供)

葉局長強調,市府持續以工程、教育與執法(3E)三管齊下,打造友善的用路環境。除加強行人保護與路口設計優化,也運用智慧監測系統掌握事故熱點,提前預防潛在風險。未來市府將擴大宣導對象至高齡者、學生與職業駕駛族群,讓交通安全成為全民習慣。

交通局呼籲,駕駛人行經路口務必「慢、看、停」,遇行人應主動停讓;行人穿越道路時亦應加快步伐、避免滑手機分心。唯有駕駛與行人相互尊重,城市的每一條道路才會更安全、更友善。(台中市政府新聞局廣告)



相關新聞


腦中風奪命高 中市衛生局教你辨識FAST徵兆


山城泡湯聽音樂 台中好湯溫泉季熱力登場


長者跌倒奪命排名第2 衛生局教防跌秘訣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