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移民署升級志工通譯課程 8名通譯全數通過

【創新聞 記者張溎壕/彰化報導】「看到新住民朋友因為我的幫忙而露出笑容,就是最大的快樂!」移民署彰化縣服務站20日舉辦為期兩天的「志工及通譯人員教育訓練課程」,此次課程不僅時數從以往的6小時延長至14小時,更首度加入通譯測驗,8名通譯人員全數通過考核,未來將以更專業、更細心的服務陪伴新住民及洽公民眾。

▲移民署彰化縣服務站舉辦志工與通譯課程,8名通譯全數通過考核,並表揚7年資深績優志工賴貴美。(彰化縣服務站提供)
課程內容兼具專業與同理心,除了移民法規、通譯倫理、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等必要知識,還深入探討跨文化敏感度、司法制度與常用法律詞彙,並透過實例模擬幫助學員掌握實務技巧。一位通譯夥伴分享:「以前遇到法律名詞會緊張,現在能用更貼近新住民的方式解釋,他們也比較安心。」

▲移民署彰化縣服務站舉辦為期兩天的「志工及通譯人員教育訓練課程」。(彰化縣服務站提供)
今(21)日在結訓典禮上,服務站特別表揚113年度績優志工賴貴美女士。賴女士自公職退休後,本可安享生活,卻因女兒考上移民特考泰語組而受到啟發,決定投入志工行列,至今已服務7年。

▲移民署彰化縣服務站舉辦為期兩天的「志工及通譯人員教育訓練課程」。(彰化縣服務站提供)
多年來,她總是耐心協助新住民填寫表格、辦理業務,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能幫到人、看到他們露出笑容,一切都值得了!」她笑著說。現場志工、通譯夥伴及新住民朋友都對她投以敬佩的目光,氣氛溫馨而感動。

▲移民署彰化縣服務站舉辦為期兩天的「志工及通譯人員教育訓練課程」。(彰化縣服務站提供)
母女倆的故事也成為現場亮點。賴女士的女兒回憶,母親常陪伴新住民解決生活上的大小問題,有時甚至主動聯絡服務站確認資料,像是無聲的守護天使。「媽媽總是說,幫人就是最大的快樂,我也希望把這份精神延續下去。」母女二人的默契和付出,讓新住民在陌生環境中感到一份安心與溫暖。

▲移民署彰化縣服務站舉辦為期兩天的「志工及通譯人員教育訓練課程」。(彰化縣服務站提供)
彰化縣服務站主任陳駿璿表示,志工與通譯夥伴是新住民和洽公民眾的重要後盾,也是推動多元共融的重要力量。「透過此次升級課程,大家不只學知識,更學會如何用心服務。未來我們希望,每位來到服務站的新住民都能感受到專業與溫暖並行。」

▲移民署彰化縣服務站舉辦為期兩天的「志工及通譯人員教育訓練課程」。(彰化縣服務站提供)
陳駿璿強調,彰化縣服務站將持續舉辦教育訓練,讓志工和通譯夥伴成為最可靠的後盾,陪伴新住民適應台灣生活,同時也讓民眾在洽公過程中感受到「專業與溫暖並行」的服務品質。
- 記者:張 溎壕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