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中元祭熱鬧登場 傳統X創新萬人共襄盛舉

【創新聞記者 陳雅琪/雲林 報導】雲林虎尾今(6)日舉辦一年一度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盛典──「虎尾中元文化祭」。活動不僅保留傳統普渡祭典的深厚文化底蘊,更融合現代元素,吸引萬人湧入市區,共同參與這場結合宗教信仰、民俗技藝與音樂娛樂的感恩盛會。
活動主軸為遍布全鎮的「八大普渡區」,包括西區、中區、南區、東區、北區、天后宮、德興宮與福安宮,各區展現「一區一特色」,不僅普渡供品琳瑯滿目,還融入各式文化展演與宗教儀式。傳統信仰的莊嚴氛圍與熱鬧慶典交織,讓民眾在慎終追遠之餘,也能感受到地方文化的溫度與生命力。
晚間的「中元狂歡晚會」更是活動高潮,於虎尾鎮立體育場登場,邀請國民天團「玖壹壹」、金曲台語歌王王識賢、藝人許志豪、樂天歌姬陳衣宸、雲林在地樂團「生存空間」等接力演出,吸引各年齡層民眾共襄盛舉,在搖滾與台語金曲交織的星光夜色中,掀起現場熱情沸騰的音樂浪潮。
雲林縣長張麗善指出,虎尾中元文化祭是雲林縣的重要文化資產,縣府多年來與虎尾鎮公所攜手努力,成功將「鬼月」轉化為充滿慈悲與感恩的「感恩月」,也為虎尾贏得「北基隆、南虎尾」的美譽。她表示,目前縣府正積極推動將此祭典登錄為縣級無形文化資產,以制度化保存其精神與傳統,同時鼓勵創新傳承,讓祭典代代流傳,成為台灣文化的重要象徵。
立委丁學忠表示,虎尾中元祭結合創新與在地文化行銷,已成為全國矚目的節慶活動,今年更透過八大普渡區,展現各區特色與民俗魅力,提升虎尾在全國的文化辨識度與影響力。
虎尾鎮長林嘉弘則強調,中元文化祭不僅是宗教祭典,更是凝聚地方情感、推動觀光發展的重要平台。他感謝縣府大力支持,並期許虎尾中元文化祭未來能走向國際,成為代表台灣的民俗慶典。
今年各普渡區別出心裁的規劃也成為焦點。例如:
東區重現炮城與火舞演出,並有大士爺男童女仕遶境;
西區呈現紅龜、粿、粽等傳統供品,並舉辦民俗技藝展;
北區推出冰雕展示、真人藝閣車遊行與高空煙火秀;
德興宮則設有擺福宴與金童團儀式;
福德宮呈現大士爺古禮與文物特展,兼容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
其他區域亦推出各式具在地特色的供品與展演,完整展現「感恩、慈悲、多元」的精神。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虎尾中元文化祭的成功轉型,關鍵在於音樂晚會對年輕族群的吸引力,使傳統不再遙不可及,而能成為全民共融的文化盛典。縣府未來將持續投入資源,協助各地文化活動升級轉型,深化文化與觀光的結合,讓更多旅客走進雲林、認識在地。(照片/雲林縣政府提供)
- 記者:陳 雅琪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