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夏天,喝冰也要顧衛生!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布第1波飲冰品抽驗結果
炎熱夏天來臨,手搖飲與冰品成為民眾消暑首選,不少民眾都喜歡來杯手搖飲、冰沙或剉冰消暑,不過喝得涼快,也要喝得安心!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守護市民享用清涼又衛生的飲冰品,自今(114)年4月下旬起啟動「飲冰品及配料抽驗計畫」,抽驗範圍涵蓋本市便利商店、餐飲業、咖啡店、手搖飲店、冰品甜點店、食品材料行等,共計抽驗118件,檢驗結果4件不符規定(詳如抽驗名冊),不合格率3.39%。
此次抽驗118件飲冰品包括飲料38件、冰品25件、冰塊16件及熟配料4件,檢驗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沙門氏菌、腸桿菌科、大腸桿菌、大腸桿菌O157:H7、金黃色葡萄球菌、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另同步抽驗生配料(粉圓、椰果、湯圓、芋圓等)35件檢驗防腐劑、著色劑及甜味劑;其中18件飲冰品經初抽檢驗不符「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經通知業者限期改善,複抽結果仍有4件不符規定,針對不符規定業者,臺北市衛生局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7條及同法第48條第8款之規定,處分責任廠商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為維護民眾夏天食用飲冰品的衛生及安全,臺北市衛生局提醒飲冰品業者以下衛生管理4大重點:
一、環境器具:販售及製造場所應保持清潔、盛裝容器應定期清潔與消毒、冷藏或冷凍設備須維持適當溫度。
二、作業人員:應重視個人衛生並定期體檢,落實手部清潔消毒,若有傷口則需妥適包紮處理,並戴上不透水手套,避免手部不潔汙染食品。
三、原料來源:應確認冰塊或配料供應商之製作過程及衛生條件,妥善保存進貨紀錄或文件。
四、水源品質:應慎選濾水及製冰設備來源,並定期更換濾心,確保水質安全。
臺北市衛生局呼籲食品業者,從業人員應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並落實作業場所、設備、盛裝容器具、原材料貯存等衛生管理,重視食品製程與確保品質;同時也提醒消費者,在選購飲冰品時,應優先選擇環境整潔、工作區域乾淨的店家,並留意從業人員是否落實衛生安全,例如穿戴工作帽、口罩、原料適當保存、使用乾淨器具等。購買後應儘速食用完畢,若未立即食用,應妥善冷藏或冷凍保存,避免長時間置於高溫環境而導致變質。衛生局將持續查驗市售飲冰品,並公布檢驗結果。
近期天氣炎熱,細菌易滋生繁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食品業者及民眾,夏季應特別留意食品安全,防範食品中毒。製作餐食或享用美食時,應注意食材包裝完整、妥善保存於冷藏(0~7℃)、冷凍(低於-18℃)或熱藏(超過60℃)溫度,並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選購食品時,建議向信譽良好的業者購買,並於烹煮時澈底加熱,避免生食或生飲。衛生局亦推出簡明實用「夏季食安五撇步」,傳遞正確處理與保存食材的觀念,守護自身與家人健康,共同營造安全衛生的飲食環境。
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7089。以上訊息,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相關訊息。
- 記者:台北市政府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