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共好翻轉孤獨 獨老不孤老幸福集點趣
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為落實在地老化及人性關懷,臺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社區據點、圖書館、偶戲館及運動團體等30多個服務單位,114年4月至7月推出「松山幸福集點讚」活動,長者透過參與健康講座、社區運動課程、藝文活動與志工服務等累積點數兌換日常用品外,更在社區服務單位友善與關懷的互動過程中,擴展社交圈、增加歸屬感。活動吸引逾百位獨居長者走出家門拓展的生活圈,成功敲開獨居長者孤獨的心門,翻轉孤獨的困境。
75歲莫伯伯說:「我因為聽不清楚,不愛出門,在護理師盛情邀約發給我『松山幸福集點手冊』起,運動、上課、玩桌遊、到圖書館看書報成了我的日常,縱使我帶著助聽器,人多時聽不清楚,但大家的溫暖與關懷,是我每天出門的動力。」;闕奶奶表示:「我最喜歡『樂齡趣味屋』一日店長志工服務,透過協助其他人玩桌遊及聊天,學到自助與助人的快樂。」;返璞歸真養生氣功教練邱滿足指出:「這個活動不只是集點換禮物,更重要是長者被看見、被惦記,長輩感受社會溫度的連結。很高興看到集點活動結束後,仍有長輩願意持續來運動。」
集點活動共邀請212位長者參加,平均75.87歲,最高齡93歲,其中獨居長者有103人。參加者中近半數(49.48%)「從未參加社區活動」;「每月至少參與1次」也僅有12.37%。問卷調查發現3個月的集點活動,對長者外出參與意願、運動頻率及人際關係有顯著的提升,9成以上長者主觀感受生活積極度提升,生活品質有改善。
根據內政部統計,114年7月我國65歲以上人口已超過458萬人,占19.64%,造冊需關懷的獨居長者有6萬人左右,其中以臺北市9,858人最多,松山區65歲以上人口114年達4萬6,281人,列冊獨居長者有726人。隨著人口快速老化,獨居漸成為高齡社會的常態,當長者長期獨自待在家,活動參與意願低,久而久之的社交疏離,可能產生「孤獨」的情緒,進而引發生理與心理多種健康問題,甚至可能發生「孤獨死」的悲劇。
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林莉玲主任表示,明年將結合更多社區服務單位,如超商、畫廊等,推出更多元、互動式,升級版「松山幸福集點讚2.0」活動,攜手陪伴和關懷長輩,減少孤獨感,打造溫暖、有愛的高齡友善環境。欲知更多活動詳情,歡迎洽詢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林小姐,電話:(02) 2767-1757分機6037。
- 記者:台北市政府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