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的超人視角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是否失火其實很難一開始就從肉眼觀之。如果您想知道您的機器人是否能看穿空氣中是否存在煙霧,那麼您就需要一些煙霧存在。
賓州大學的一名學生於是於深夜安排實驗,測試他們研發的煙霧感測機器人,結果卻令他們大吃一驚。按下煙霧機開關後不久,一聲響亮的火警警報響了起來。「整棟大樓都被觸發了,我的學生打電話給我,我非常驚訝。」賓州大學的趙教授笑著說。
對於開發配備創新無線電感測系統的機器人的團隊來說,這次事件只是一個小挫折。然而,趙教授和他的學生已經開發出一種利用無線電波讓機器人看東西的潛在有效方法。當然,使用無線電波的雷達幾十年來一直被用來追蹤飛機、船舶和天氣。但趙教授機器人上的旋轉陣列卻向四面八方發射無線電波。然後,機載人工智慧 (AI) 系統利用這些資訊來建構環境的 3D 視圖。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趙教授解釋道:「我們一直在嘗試幫助機器人獲得超人的視覺,以便在人眼或傳統視覺感測器無法看到的場景中看清事物。」他認為這項技術可以幫助未來的搜救機器人從燃燒的建築物中救出人們。
對該機器人進行的後續測試是將一個裝滿煙霧的透明塑膠盒放置在其旋轉設備周圍,以避免觸發附近的任何火災警報。
儘管人類看不到,但無線電波是光的一種形式,因為它是電磁光譜的一部分,其中還包括 X 射線和伽馬射線,光譜中只有一小部分被歸類為可見光。作為光,無線電波可以從表面和材料上反射,儘管方式與可見光略有不同。趙教授和他的同事設計了他們的機器人,使其能夠感知這些無線電波反射。這裡的關鍵因素是無線電波比可見光波長得多,這意味著它們不會被微小的煙霧顆粒阻擋。
趙教授表示,他也一直致力於改進這項技術,讓機器人能夠看清轉角處的部分路況。然而,機器人發出的是毫米波段的無線電波(波長在 1 到 10 毫米之間),這與一些 5G 裝置所採用的技術相同。
有其他教授評論說:「這項技術非常具有吸引力,它是一項易於理解且成本低廉的技術,我當然希望看到僅靠雷達行駛的自動駕駛汽車。」
資料來源:https://www.bbc.com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 記者: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