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瓦多宣布與NVIDIA共同建構「主權AI基礎設施」,其將面臨的科技發展挑戰為何?

(截自The Bitcoin Office X)
當地時間4月21日,薩爾瓦多簽署意向書,與輝達(NVIDIA)合作開發「主權AI基礎設施」,欲推動創新與經濟成長。
而在這項合作當中,薩爾瓦多將專注於建設國內的AI基礎設施、提升勞動力技能,並創造出解決當地問題與挑戰的AI方案,而輝達則在其中提供尖端AI應用工具及技術支援,協助薩爾瓦多打造出符合當地文化、語言及環境需求的本土化AI能力。
薩爾瓦多與輝達的合作,對於該國來說是一項具高度戰略意義的發展,因為這項合作有望推動產業升級與經濟轉型,不過要能實際落地,甚至成功實現產業轉型,恐怕將面臨不小的挑戰。
首先在人才培育與教育方面,由於薩爾瓦多目前教育資源集中在基礎教育與技職訓練,在高等教育方面,特別是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等領域的投入不足,但人工智慧涉及複雜數學、程式語言、資料處理與模型設計等技能,這對當地教育體系是一大挑戰,所以薩爾瓦多需快速調整教育體系,包括建立大學層級的AI科系、與國際高校或科技公司合作培訓教師與學生,不過這些對於資源有限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皆是一大挑戰。
發展AI需要有高速的網路,以及穩定電力、雲端儲存、資料中心等配套設施,即使輝達能提供運算設備與架構,但以目前薩爾瓦多的基礎建設水準來看,恐怕難以快速支撐大規模AI系統的運作。
另外,訓練AI模型需依賴結構化與非結構化的大量資料,包括交通、醫療、農業、金融等,但薩爾瓦多尚未建立全國性數據開放平台(Open Data),政府部門與企業之間也缺乏數據共享與應用整合,再加上薩爾瓦多在科技創新與數位政策上的立法仍處起步階段,對於AI的監管、倫理、責任歸屬尚無明確指導原則,現行法規的不完善恐導致個資洩露或數據濫用的風險,也可能連帶影響國際企業的投資意願。
雖綜上來看有不少挑戰,不過薩爾瓦多仍有一些利基與機會,像是小型國家在決策與政策試行上較具靈活性,如果能夠高效整合政府、企業與教育部門,反而有機會成為AI小國模範。
另外,也可以聚焦發展與國情密切相關的產業,像是薩爾瓦多為農業大國,主力作物為咖啡、玉米、甘蔗、香蕉等,若能發展智慧農業,例如利用人工智慧進行農作物的健康預測、灌溉控制、病蟲害預警、自動化採收等,或者透過無人機結合人工智慧進行土壤分析與地形建模,或許能提升作物產量與效率、提高農民收入,並且推動永續農業政策。
- 記者:Knowing新聞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