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H20重返中國 專家估市占大跌至54%、華為崛起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政府近日放行輝達向中國銷售AI晶片H20,讓先前遭禁運的高效能GPU重新進入全球第二大市場,《CNBC》報導分析,儘管市場視之為輝達的重大利多,卻無法掩蓋其市占快速流失的事實。
根據Bernstein最新報告預估,輝達在中國AI晶片的市占率將從2024年的66%下滑至2025年的54%。這並非單純供應鏈中斷所導致,而是反映出包括:華為、寒武紀(Cambricon)、海光資訊(Hygon)等中國本土業者已迅速填補空缺、加速替代進程。
報告進一步指出:「美國出口管制禁令意外為中國AI晶片業者創造罕見的戰略機會,2023年中國本土晶片市占僅17%左右,但預計到2027年將暴增至55%。」
輝達原本預估管制禁令將造成公司損失數十億美元營收,近期獲准恢復H20出貨後,雖可解燃眉之急,但中國市場已經發生變化。Futurum Group執行長紐曼(Daniel Newman)指出:「H20被禁止出口期間,許多中國客戶開始嘗試其他本土解決方案,未來即使輝達可恢復供應,也不保證能回到過去的市占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當局對H20晶片的開放也伴隨強化審查。綜合外媒報導,中國國家網信辦上週召見輝達代表,關切其產品是否存在「後門」風險,即可讓美方遠端操控或監控。對於上述質疑,輝達則否認任何其產品有安全漏洞。
儘管中國市場對輝達AI晶片仍有需求,但當地主管機關介入動作頻頻,已明確顯示未來將積極引導中國企業建構自主AI基礎設施,減少對海外依賴。
儘管仍稱霸AI晶片市場,但輝達目前處境可謂腹背受敵,根據科技媒體《Wccftech》報導,AMD執行長蘇姿丰日前在「Advancing AI」活動中宣布,AMD預計將出貨高達50萬顆Instinct MI300X AI加速器,並已獲微軟(Microsoft)、Meta及OpenAI青睞,正式進軍超大規模AI基礎設施市場。TrendForce預估,AMD今年將拿下全球AI加速卡市場7%的市占,較去年大幅提升。
輝達之所以能在AI晶片市場獨占鰲頭,不僅仰賴H100、H200等強悍硬體,更靠自家CUDA平台與完整軟體生態系建立護城河。即便AMD的MI300X具備192GB高頻寬記憶體與CDNA3架構,在推理效能上與H100相當,但仍面臨軟體相容性與開發工具支援的挑戰。
蘇姿丰意識到這一點,近期策略從「單一硬體突破」轉向「整體AI運算平台競爭」,強化軟體開發工具、驅動程式與大語言模型(LLM)部署支援,並推動與雲端巨頭合作,建立可對抗輝達的替代解方。
令人矚目的是,AMD預計於2025年推出搭載HBM4記憶體的MI400系列,提供比現有產品高出50%的記憶體容量,並支援更高速的AI訓練與推理負載。同時,AMD將首度進軍整機架構,推出Helios AI伺服器機架,結合EPYC Venice處理器與MI加速卡,正面挑戰輝達NVL144伺服器方案。
分析師普遍認為,儘管AMD難以完全取代輝達,但在AI基礎設施成本升高背景下,若能提供更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有望與輝達形成「雙頭馬車」格局,就如同雙方在消費型GPU市場長期共存的態勢。

- 記者:商傳媒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