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完成首例「不開胸、全機器人心臟移植」革命性手術,掀起全球醫療新篇章

美國醫療史迎來一項重大突破!在2025年3月,德州休士頓的 Baylor St. Luke’s 醫療中心成功完成了全美首例「全機器人輔助、未開胸」的心臟移植手術,這一創舉不僅改寫了心臟外科的歷史,也為未來的微創手術樹立了新標杆。


這次手術由心胸移植及機械循環支援領域的權威 Dr. Kenneth K. Liao 領導的團隊完成,對象是一名45歲的末期心衰患者 Tony Rosales Ibarra。手術全程未採用傳統的胸骨切開方式,而是通過機器人從腹部的小切口進入,成功移除患者的病變心臟並植入健康的捐贈心臟。這種創新的手術方式大幅降低了手術創傷,減少了失血和感染風險,並縮短了恢復時間。

(圖/AI生成示意)

美國完成首例「不開胸、全機器人心臟移植」革命性手術,掀起全球醫療新篇章


手術過程中,機器人首先切開腹腔與胸膜黏連,進入胸腔上方至心臟底側,然後使用機械臂精確剝離並切斷原心臟的主要血管,最後透過同一通道植入捐贈心臟,並以微型縫合器械重建血管吻合與房室結構。這一全機器人操作的優勢在於無需胸骨切開,胸壁維持完整性,減少失血與輸血需要,降低免疫抗體誘發的風險。


術後,患者的恢復過程十分順利,僅一個月便出院,並於4月下旬恢復駕駛與運動能力,無感染、出血或排斥反應。Liao 醫師指出,維護胸壁完整可促進早期活動、呼吸功能與整體復原,而 Rosengart 教授則表示,此技術為複雜手術的安全性帶來了巨大進步。


這次手術的成功不僅在美國醫療界引起轟動,也標誌著美國正式進入微創機器人移植領域的競賽。早在2024年11月,沙烏地阿拉伯的 King Faisal Specialist Hospital 就已完成全球首例同樣技術的手術,對象是一名16歲的末期心衰青少年。休士頓的這次手術成為全球第二例,顯示出微創技術在心臟移植中的巨大潛力。


未來,Baylor St. Luke’s 醫療中心計劃進一步推動臨床試驗與隨訪,分析長期存活率與排斥反應,並與美國其他頂尖中心合作,推動臨床多中心試驗及標準化流程。此外,醫院還將致力於技術訓練與模組化,建立機器人外科訓練模擬器與認證體系,推廣技巧傳承。


這一歷史性的手術不僅為心臟外科開啟了新篇章,也為全球醫療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的患者受益於這種創新的微創手術方式。

更多eNews報導
颱風季來了!10天後恐現「颱風窩」 氣象專家示警:規模恐超丹娜絲
26歲百萬網紅驚傳車禍!遭甩飛車外慘亡 「死亡預告成真」網嚇壞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