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第四權、勇敢揭露真相」 大臺中新聞記者公會歡慶記者節


「堅守第四權、勇敢揭露真相」 大臺中新聞記者公會歡慶記者節


(焦點時報/鄒志中報導) 在民主社會的核心運作中,新聞媒體被譽為不可或缺的「第四權」,肩負著揭露社會不公、促成正義、平反冤屈的關鍵使命,更是引導民眾理解複雜議題、監督政府運作的重要基石。每一則報導的背後,都凝聚著新聞工作者在最前線消化資訊、以最淺顯易懂方式傳遞真相的辛勤付出。為表彰這群熱情驅動的志業者堅守崗位、傳遞真相的卓越貢獻與無畏勇氣,同時歡慶一年一度的「九一記者節」,「大臺中新聞記者公會」2025年8月30日晚間六點,在台中市北屯區大和屋國際美食館崇德店,隆重舉辦會員大會暨慶祝餐會。



「堅守第四權、勇敢揭露真相」 大臺中新聞記者公會歡慶記者節


政商雲集,各界同慶新聞界盛事


此次盛會匯聚逾百位來自政商各界的菁英代表與貴賓們,與公會會員們齊聚一堂,交流熱絡,場面冠蓋雲集。這不僅展現台中各界對新聞界的高度重視與堅定支持,更為深化交流、凝聚共識,共同擘劃地方發展的和諧新願景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向長期以來致力於公共資訊傳遞與社會監督的新聞從業人員,致上最誠摯的謝意與崇高敬意。


九一記者節:歷史傳承與現代意義的交織


「九一記者節」的歷史淵源深厚,其肇始可追溯至1933年。當年,致力於針砭時政、揭露弊病的江蘇《江聲日報》主筆劉煜生因言論而犧牲,震驚全國。此一事件促使國民政府於同年9月1日頒布《保護新聞工作人員及維護輿論機關》命令。翌年,杭州市記者公會建議將此日訂為「記者節」並獲正式採納,沿用至今。這個節日不僅是對為新聞自由付出生命的先賢致敬,更是對台灣新聞及言論自由持續奮鬥的深刻提醒。相較於聯合國訂定的「世界新聞自由日」(5月3日),台灣的「九一記者節」承載著更具在地歷史傳承的深遠意義。


政要肯定媒體貢獻,攜手共創宜居台中


台中市政府新聞局副局長陳瑜代表台中市新聞局局長欒治誼致詞指出,她首先向所有辛勤付出的新聞工作者獻上誠摯的節日祝福。陳瑜副局長強調,媒體不僅是政府與民眾之間不可或缺的溝通橋樑,更是維繫社會監督機制、推動公共政策順利實施的關鍵力量。楊委員表達了對媒體長期以來關注地方建設、詳實報導施政成果的深切感謝,使廣大民眾能即時掌握施政進度與豐碩成果。她殷切期盼未來能持續深化與新聞界的夥伴關係,藉由媒體的專業洞察與廣泛影響力,共同為台中市的進步與繁榮貢獻心力,擘劃一個更具活力的宜居新家園。



「堅守第四權、勇敢揭露真相」 大臺中新聞記者公會歡慶記者節


李明賢理事長:媒體是社會公器,堅守「報實」原則


「大臺中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明賢,在致詞中深刻闡述新聞媒體作為「社會公器」與「第四權」的崇高職責。他強調,新聞工作是一份由信念與熱情驅動的「志業」,遠非僅止於追求穩定的高薪。儘管面對高壓、風險與嚴峻現實,卻能帶來無可替代的社會參與感、持續成長的動力與豐厚的人生體驗。他呼籲新聞從業人員必須堅守真相、關懷社會,並具備強健的身心以應對這份需要極大熱情方能持之以恆的挑戰。


李理事長語重心長地指出,媒體不僅應扮演「永遠的反對黨」角色,肩負監督政府、確保民眾「知的權利」的重任,更應關懷弱勢、力求社會正義。他期許所有新聞工作者,務必秉持良知、公平與公理,以平衡的視角報導事實,力求「除弊興利」,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他特別指出,媒體應避免渲染犯罪、暴力與色情,轉而深掘社會的溫馨光明面,發揮正向引導作用。


深化溝通,開創兩岸交流新局


在公會治理方面,李理事長肯定前屆理事長推動的公會內部「除弊興利」改革,歷經三年耕耘,已使公會展現嶄新氣象,不僅有效促進了新聞環境的健全發展,更顯著凝聚了全體會員的向心力。為深化與各政府機關的溝通與理解,李理事長親自走訪各單位,積極扮演民意與政府之間的橋樑。這項積極的互動已取得顯著成果,如今台灣各大政府機關在舉辦重要活動時,皆會主動邀請「大臺中新聞記者公會」參與,充分彰顯對新聞專業與媒體力量的尊重與認可。


展望未來,李理事長揭示「大臺中新聞記者公會」的工作重點之一,將著重於推動兩岸經濟與文化各層面的交流。他期盼藉由新聞平台,促進兩岸間的相互理解,共同開創合作與發展的新契機。面對國際關稅格局的劇烈變動與後疫情時代全球景氣動盪的挑戰,他強調兩岸產業的互補性更顯關鍵。「大臺中新聞記者公會」期許透過更開闊的民生與經濟交流,協助兩岸共同應對潛在的經濟挑戰。他堅信,台灣新聞工作者在此過程中扮演著最佳溝通者的角色,肩負著為兩岸關係開闢新局的重要使命。


應對變局,科技賦能媒體新時代


面對全球景氣動盪與市場瞬息萬變的挑戰,李理事長也語重心長地指出,原物料、能源及人事成本的提高,加上通膨壓力,為各行各業帶來巨大衝擊。他強調,在產業升級與永續經營的目標下,媒體界更應積極開拓市場、深化交流合作,並善用高科技AI結合媒體行銷,迎合數位潮流。「大臺中新聞記者公會」未來計畫邀請更多學者專家交流AI技術與資訊,同時透過結合產、官、學界的座談會與活動,共同培育人才,提升電子報品質,並呼籲會員積極參與,提供建設性意見,攜手協助台灣各產業創造輝煌。他堅信,唯有團結合作、整合科技與資源,方能克服逆境,再創佳績。


會議尾聲,「大臺中新聞記者公會」隆重表揚了多位對新聞專業及公會發展有卓越貢獻的會員,並安排全體會員大合照,象徵公會團結合作、薪火相傳的精神。李明賢理事長再次感謝所有會員的鼎力支持,並號召大家共同攜手,勇於迎向媒體新時代的挑戰與機遇。


「報實」報導為本,捍衛新聞自由的核心價值


針對媒體的報導原則,「大臺中新聞記者公會」引申「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智慧,以及玫瑰花「鮮豔與扎刺並存」的譬喻,強調媒體不應僅「報喜」或單純「報憂」,而是要追求「報實」。李理事長指出,社會雖有陰暗面,但唯有直視其存在,方能彰顯光明的可貴;報導不幸或陰暗角落,亦能引發公眾關注,匯聚善心與溫暖。因此,新聞工作者應堅守「既報憂也報喜」的核心,最終目標是「報實」,這才是真正做好媒體工作、發揮其正面影響力的關鍵。


在慶祝記者節的同時,現場也有聲音對當前台灣新聞自由與言論空間表達深切關切。與會者提出,一個國家的民主與自由程度,往往體現於其對「第四權」的開放與保障。有鑑於過去特定媒體執照的撤銷事件,以及當前《數位中介法》與「網軍發展部」等相關議題的討論,與會者呼籲所有媒體同業,應時刻警惕,不忘「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歷史古訓。期盼台灣新聞工作者能持續秉持良知,不畏強權,勇於針砭時政、揭露弊病,發揮「大臺中新聞記者公會」應有的影響力,持續為台灣民眾的權益與福祉發聲。


共同承諾:建構真善美的媒體環境


李理事長不忘感謝「大臺中新聞記者公會」所有勞苦功高的會務人員、理監事,以及長期以來各機關團體與賢達先進在財力、物力、人力上的無私支持與付出,使得會務運作蒸蒸日上。鑑於公會財務資源有限,他也積極呼籲社會各界持續給予支持,共同為業界提供技術講習與服務,並期望全體會員能團結一心,勇敢發揮影響力,不畏強權為民發聲,不辜負「第四權」與台灣民眾的殷切期望。


總結而言,新聞工作者肩負掌握社會脈動、記錄真實、獨立監督政府的重大使命。「大臺中新聞記者公會」不僅要傳達事實,更應將「真、善、美」的普世價值融入報導,為社會帶來清流,提升台灣媒體的整體素質。「大臺中新聞記者公會」期待全體會員能持續展現對社會的終極關懷,堅守新聞真相與專業倫理,讓媒體發揮其最正面的影響力,共同建構一個更美好的台灣社會。


各界鼎力支持,共襄新聞盛舉


此次「大臺中新聞記者公會」記者節餐會獲得各界熱烈響應,台灣多位重量級人士親臨現場表達支持,包括: 國民黨台中黨部書記長陳劍鋒、臺中市傳播媒體採訪記者協會理事長李淳秝、台中市政府顧問吳俊明、東奎公司董事長李宗奎、台灣新創生醫股份有限公司、國光生技、康泰富齡生技(股)董事長洪岳鵬、何國嘉少將、伯偉公司董事長張中興、安潔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施國顯、上准衡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武雄、綻美牙醫診所院長李佳翰…等。


此外,台中市長盧秀燕、台中市議長張清照、南投縣縣長許淑華、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法委員黃仁、楊瓊瓔、顏寬恆、廖偉翔、黃建豪、羅庭瑋以及台中市議員徐軒灃、張瀞分、陳本添、陳清龍、林霈涵、賴義鍠….等服務處,也都特別派代表共襄盛舉,充分展現對「大臺中新聞記者公會」的重視與器重。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