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不進豬圈進花園 竹山鎮打造「會開花的循環經濟」

【互傳媒/記者 蘇彩娥/南投 報導】隨著中央因應非洲豬瘟疫情宣布全面禁用廚餘餵豬,全台各地環保單位面臨廚餘處理的挑戰。南投縣竹山鎮公所全力配合中央與縣府政策,迅速啟動廚餘處理緊急應變作業,除原本每週可處理約35噸廚餘外,近期更提升10至12噸的處理能量,於每週二、四下午1點至5點開放廚餘進場,專責消化鎮內新增量的廚餘。進場廚餘依鹿谷鄉公所標準,每公斤徵收新臺幣4元處理費,協助業者解決廚餘堆置問題,維持環境整潔與公共衛生。

▲廚餘不進豬圈進花園,竹山鎮打造「會開花的循環經濟」。
竹山鎮自108年起即推動「廚餘全面去化」政策,由清潔隊建置完善的處理系統,採全量收運與去化原則。廚餘經過篩分、破碎、與副資材混合發酵堆肥後,製成富含養分的有機土,封袋後再運用於公園、圓環、街道及公共綠地的綠美化工程。這項措施不僅大幅減少廢棄物量,更將廚餘轉化為可再利用資源,實踐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讓「垃圾變黃金、腐朽化為神奇」不只是口號。

▲廚餘不進豬圈進花園,竹山鎮打造「會開花的循環經濟」。
為落實「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理念,竹山鎮公所每月第四個星期六固定舉辦「領鮮週六─草花發放活動」,將以廚餘製成的有機土培育草花回饋鄉親,鼓勵民眾落實廚餘分類與資源回收,共同打造綠意盎然的社區環境。

▲廚餘不進豬圈進花園,竹山鎮打造「會開花的循環經濟」。
竹山鎮長陳東睦表示,這次廚餘禁用事件雖帶來挑戰,卻也是竹山展現韌性與創意的契機。公所將持續強化廚餘處理量能,推廣惜食觀念與資源再生應用,讓竹山成為結合環保、永續與美學的「會開花的花園城市」,實現真正從土地出發、回饋土地的循環經濟典範。
- 記者:互傳媒/ 記者 蘇彩娥
- 更多社會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