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審講座 誰需要藝術獎

在台新藝術獎頒發之前,因應獎項本身至今已滿十年,為求更能回應藝文生態的發展趨勢,故而舊制僅實施至本屆,明年將進行歷來最大的獎項變革,趁此,台新藝術基金會邀請今年擔任國際評審的鮑爾(Ute Meta Bauer)和金宣廷(Sunjung Kim),於5月8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了一場關於藝術獎項的討論對談。

身為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的鮑爾(Ute Meta Bauer)曾經參與過許多國際評審工作,甚至也協助創辦多項的藝術獎項,評審工作帶給她的收穫在於不斷地更新對於新崛起的藝術家之認識,而過程中必然要與其他評審對話,甚至會碰到彼此美學標準有所差異、意見僵持不下的情況,但是對於藝術動態的持續接收,或是知道其他專家的觀點,都有助於她在專業領域上的精進;雖然國外評審在看某一地區的作品時,因不了解當地文化會帶來一定的困難度,但鮑爾指出有經驗的評審憑藉的是「學習的能力而非評鑑能力的優劣」,沒有人能專精世界上所有的創作表現,故而應視評審的機會為對於文化差異性的學習。另一方面,她認為藝術獎項並不像運動比賽,並無輸家,雖然對於每一位參賽者,不是每位評審都能認同或抱持相同的意見,但是至少他們會在評選過程中看過作品、了解其創作的思維。不但被獎項提名的資歷之後會對藝術家有所幫助,關於入圍者與獎項活動的媒體宣傳、在展覽專冊中被收錄介紹,有完整的紀錄留存,這些除了能夠提供支持藝術家的環境,最重要的則是提高能見度。鮑爾也舉了一個親身的經驗與聽眾分享:她曾在英國的國際獎項「世界藝術獎」(Artes Mundi Prize)評選中看過一位建築師兼藝術家的作品,雖然最後他並未獲獎,但卻因為鮑爾欣賞其作品中的社會參與感,故而在自己任教的學院中得知有相關的教職額缺釋出時,鮑爾便邀請這位藝術家至皇家藝術學院任教,變成她的同事。藝術家在年輕或未成名時是最需要資源的,但偏偏一般人卻都希望等到他們成名之後、能看到預期的回收時,才願意投入協助,故而鮑爾認為,大多數的藝術獎項能夠在一位藝術家的創作生涯當中,有效提供資源挹注,並適時地鼓舞他們對於藝術的努力,看重的是對於未來發展性的期待。

來自韓國的金宣廷(Sunjung Kim)是一位獨立策展人,曾擔任過2012年「光州雙年展」藝術總監等職務,她認為如同美國知名的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給獎的方式採取提供藝術家或策展人五年總額50萬美元的資金,讓他們能夠心無旁騖地專心研究或進行策展工作,雪中送炭的味道濃厚,對於策展工作來說非常具有幫助。同樣也出席講座的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林志明則補充,獎牌代表榮譽的象徵,而獎項中所頒發的獎金在近日則有一種逐漸傾向支持歷時性的藝術計畫之趨勢。

台新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李玉玲特別提到,她對於金宣廷曾排除韓國大眾的擔憂(擔心過於商業、市場)、很有魄力的將愛馬仕獎(Hermes Korea Art Prize)帶入其所任職的美術館內舉辦展覽深為感動,李玉玲認為只要有資源能夠形成支援創作的環境,何不幫助有心提供獎助的企業將獎項做好,以擴大資源的效益。台新藝術獎之前曾在不同地方展出入圍特展,例如百貨公司或是台新金控總部大樓,後更有賴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石瑞仁和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謝佩霓的協助,讓展覽進入美術館展出,擴大觀賞、參與的效益,「獎項能夠使藝術創作的環境更趨完善,故而我覺得是很重要的」,李玉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