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KETT 一座大型當代藝術圖書館

做為一本藝術理想性極高的雜誌,《帕克特》(PARKETT) 1984年創立於瑞士蘇黎世,雜誌名稱源自於鑲木地板(parquet),也是離舞台最近的觀眾席,取其扮演藝術創作與思潮萌發的基石,以及第一手見證豐富多元的藝術呈現之意。將「藝術家」視為雜誌核心的《帕克特》,每期邀請二至四位藝術家參與雜誌製作的過程:提供邀稿作者名單、討論封面設計與版面構成。其中最為特殊的是,藝術家還會為雜誌創作具原創性的藝術小品,每件版次從35到70版之間,提供藝術愛好人士購藏,而這些累積下來的獨特作品,也正是「帕克特」展於世界巡迴的主要展品內容。

PARKETT 一座大型當代藝術圖書館

《典藏.今藝術》雜誌的作品《開放編輯台》,除了展示自1992年創刊以來的全套雜誌與編輯台的實際場景,也是意指接下來一系列的對談、參與者的互動,都可能形塑特別為此次展覽所編製專刊的樣貌。(攝影/林姿君)

帕克特》十週年刊封面。(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1989這一年,《帕克特》從以往只聚焦在一位藝術家的合作增加至兩位,以與當時已愈漸普及的藝術家專冊有所區隔。而到了1994年推出十周年刊時,則嘗試於每期提出一個不同的主題,例如此期即為「風險、運氣」,故而封面是一種與運氣相關的遊戲圖,即便當你快抵達終點時,一旦碰到蛇,隨時還是有可能重回原點;在本期多位合作的藝術家中,英國藝術家赫斯特(Damien Hirst)的作品《有起有落》是在吹風機熱風上一顆懸浮不定的小白球,而美國女性藝術家豪澤(Jenny Holzer)的蛇型纏繞戒環,名為《你在我體內時我認知到死亡》,則是隱喻愛滋年代的性與死亡,當時藝壇亦有多位藝術家皆曾關注此一議題。

如同該雜誌社社長格蘭菲瑞德(Dieter von Graffenried)所說:「和藝術(家)的緊密關係 深入的合作是唯一不變,也是未來不會改變之事。」《帕克特》自創刊開始,便是時代精神的締造者與紀錄者,忠實地呈現受到當時氛圍影響下的藝術生態,初期因紐約成為新興的藝術中心,故而可多次見到編輯群對於嫁接歐洲大陸與美國藝術版塊之強調,例如創刊號便邀請到義大利藝術家庫奇(Enzo Cucchi)將版畫《悲歌與蝕刻》裝訂在雜誌裡,畫面上的短詩即在敘述歐洲與美國之間藝術發展互為消長的關係。而編輯團隊決定在第73期中刊登美國藝術家麥卡錫(Paul McCarthy)親自校對受訪整理內容,留下滿堂彩的手寫稿原件;或是在沒有電子郵件,傳真機又不普及的年代中,《帕克特》如何借用一家在紐約麥迪遜大道(Madison Avenue)設有分店的蘇黎士襪子店之傳真機,與藝術家進行跨洋的聯繫討論,這些都是走過近30年歷史長廊的精采見證。

「帕克特」展覽自2001年起於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展出後,陸續於歐洲與亞洲不同城市展出;本次在台北的展覽規模是至今最為完整的一次,共計累積215位藝術家、220件創作作品,且首次嘗試邀請五組台灣及日本藝術團體與機構在地合作,本刊亦在受邀名單之列。展場以生活中的室內空間區分主題,分為遊戲間、花園、閱讀室及會面室等,細心調配作品之間的擺置與生活空間的想像關係,也營造出許多觀展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