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騎車送貨中暑身亡 「這幾類」高風險族群應小心預防熱傷害

快遞員騎車送貨中暑身亡 「這幾類」高風險族群應小心預防熱傷害
中國各地連日出現高溫,河南省信陽市1名37歲快遞員因在40多度天氣下工作,最終因中暑不治身亡。(示意圖/unsplash)

[周刊王CTWANT] 近日中國各地出現高溫,河南省信陽市1名37歲快遞員,因在40多度的天氣下工作,不幸中暑身亡。根據衛福部資訊,嬰幼兒和65歲以上長者、患有慢性疾病等人群,屬於重症中暑的高危險族群。此外,在高溫天氣運動、戶外活動,以及飲酒、服用解熱、減少出汗等藥物的人群,也面臨中暑高風險。

綜合中國媒體報導,近日河南省信陽市1名37歲的男性快遞員,在近40度的氣溫下,送了一早上的包裹,中午時曾回家短暫休息,並向家人表示身體有點不舒服,午餐沒吃幾口,只喝了一些冰飲料,又繼續出門工作。怎料下午5點、6點左右,這名快遞員被路人發現暈倒在電動機車上,熱心路人協助報警,並將男子送醫,不過男子最終仍因重度中暑不治身亡。

此類重度中暑事件,近日在中國各地頻傳。5日河北省武漢市江漢區1名73歲王姓老翁,因連續高溫天氣,不捨得開冷氣,僅靠電風扇降溫,中暑昏迷後被送往醫院搶救,所幸送醫即時,最終成功脫離險境。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資訊,常見的熱傷害包含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其中「中暑」為4種症狀中最嚴重的,又可分為傳統型中暑和勞動型中暑。傳統型中暑多發生於嬰幼兒和慢性疾病患者,而勞動型中暑的患者多為在高溫高熱環境下工作的人,例如國軍、勞工、農夫與運動員。

中暑患者若不即時治療,可能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的併發症,死亡機率約為30%至80%。

對此衛福部也列出中暑相關症狀,包含頭暈、頭痛;虛弱、口乾;肌肉痛、肌肉痙攣;嘔吐或是嘔吐2次以上;反應變慢,渾身虛弱不對勁;皮膚發燙、體溫變高;失去意識超過1分鐘。如果民眾發現自身或周遭親友出現上述多數症狀,代表有可能中暑了,請立即停下正在進行的活動,盡快就醫治療。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大陸新聞
人氣大陸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