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川普關稅戰!中國第2季經濟增長5.2%超預期 專家示警:仍存在脆弱性

無懼川普關稅戰!中國第2季經濟增長5.2%超預期 專家示警:仍存在脆弱性
中國經濟在第2季以超出預期的5.2%漲幅實現增長。(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自4月2日開始發動貿易戰,中國經濟仍在第2季以超出預期的5.2%漲幅實現增長,高於北京設定的5%官方目標,同時也降低了中共短期內加碼推出經濟刺激政策的迫切性。

據美媒《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援引中國國家統計局今(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第2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這一增速高於《路透社》調查經濟學家預測的5.1%,但相比第1季度的5.4%有所放緩。且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8%,較5月份的6.4%增速有所減緩,該數據低於《路透社》預測的5.4%。

另根據中國金融數據和訊息數據提供商「萬得資訊」(Wind Information)的數據,中國的餐飲收入(包括食品和飲料)僅微增0.9%,創下自2022年12月以來最差表現,當時中國正處於疫情趨緩階段。

此外,中國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高於市場預期中值5.7%。另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8%,低於《路透社》預測的3.6%。房地產投資下滑加劇,上半年同比下降11.2%(1至5月為下降10.7%),基礎設施和製造業投資增速亦有所放緩。

對此,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數據發布會上表示:「房地產市場目前仍處於築底階段」,並呼籲需要「更有力的支持」以穩定該行業。他指出,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52%,強調第2季消費貢獻率上升,但貿易貢獻率下降。盛來運概述了支持零售消費的計劃,承認政策制定者需提高居民收入,以維持消費反彈。

盛來運預計下半年消費價格將溫和改善,稱北京在致力於鼓勵消費的同時,亦遏制無秩序的削價競爭。6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維持在5%,較2月觸及的2年高點5.4%有所回落。

「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表示:「儘管中國下半年經濟增長可能放緩,但5%的政府目標仍有望實現。」他預測北京的政策制定者不會在7月下旬的中共政治局會議上,推出額外的刺激措施,且若經濟動能減弱,北京有可能將重大刺激政策延至9月實施,以衝刺全年目標。

關稅戰方面,川普4月將對華關稅上調至145%的「貿易禁運」水平,促使北京祭出新一輪經濟刺激措施,包括為接單困難的出口商提供金融支持、應屆畢業生就業補貼,以及擴大家電汰舊換新等計劃。5月中國決策層又推出一系列政策應對關稅衝擊,包括降息和注入市場流動性,這些措施已提振部分經濟領域,官方與民間製造業PMI均顯示景氣回溫。

不過,美中雙方很快便在5月達成休戰協議,同意撤回大部分加徵的關稅。2國貿易談判代表接著又在6月於倫敦會晤後達成「貿易框架」,內容包括中國加快對美稀土出口審批,以交換美國放寬對華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以及中國留美學生的簽證核發。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本月稍早稱,預計「未來數周」將與中方舉行會晤,推進貿易等議題討論。中國對沖基金管理公司「保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若關稅戰威脅在短期內緩解,中國實施大規模財政刺激的概率也會降低。尤其上半年的超目標增長,為下半年可能的經濟放緩提供了空間。」

與此同時,由於中國企業加速開拓替代市場,該國第2季的出口也展現韌性。中國今年1至6月的對美出口雖下降10.9%,但對最大的2個貿易夥伴:東協(ASEAN)和歐盟(EU)的出口,卻分別增長13%和6.6%。

儘管今年中國經濟在強勁出口和政策支持下總體穩健,但經濟學家普遍對未來經濟逆風持謹慎態度,呼籲政府推出新財政刺激。「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亞洲經濟主管盧姿蕙(Louise Loo)也示警,中國的出口韌性主要源於「削價競爭」,然而該現象正在侵蝕中國的貿易條件,並加劇「通縮壓力」。她補充,中國GDP平減指數(衡量整體物價水平)仍同比下降1.2%,創全球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

中國人民銀行(PBOC)顧問黃益平與其他2位經濟學家近期的聯合報告也指出,當局需追加1.5兆人民幣的財政刺激以提振家庭消費、抵消美國關稅影響,並進一步降息。報告強調:「疲軟的CPI和PMI數據、謹慎的信貸動態,以及農民工失業率上升等更深層次的指標表明,中國經濟仍存在脆弱性。」建議中國需要對財政計畫、退休金制度和金融部門進行結構性改革,以確保更平衡、可持續的成長。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大陸新聞
人氣大陸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