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替友代收貸款竟背下80萬債務 朋友疑不堪壓力輕生

[周刊王CTWANT] 大陸廣東27歲男子小謝,原本只是答應幫朋友「代收貸款」,沒想到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竟被操作成貸款人,最後背上 人民幣17.7萬元(約新台幣79.7萬元) 的債務。更令他震驚的是,真正用款的朋友鄒某疑似因壓力過大,在今年7月走上絕路。

據《大風新聞》報導,小謝回憶,2024年10月,前同事鄒某熱情邀他聚會,隨後提出因徵信出問題,無法自行辦理貸款,想請小謝以「代收人」身份協助。出於多年交情,小謝同意提供身分證與銀行卡。未料,在深圳一家貸款仲介業者的安排下,小謝竟成為貸款人,第一次貸款金額 人民幣5.1萬元(約新台幣22.95萬元)。
當小謝察覺異常並想拒絕時,鄒某與仲介業者以「只是流程、未來會轉名」為由遊說,甚至恐嚇若中止需支付違約金。最終,他被迫簽署合同,還錄下「自願借貸」的影片。幾天後,鄒某與仲介業者再次要求他貸出 人民幣12.6萬元(約新台幣56.7萬元)。小謝雖然抗拒,但最終仍被說服,款項轉至鄒某帳戶。鄒某僅留下 人民幣2萬元(約新台幣9萬元) 在小謝帳戶,用於前期還款,仲介還給了 人民幣500元(約新台幣2,250元) 當作「誤工費」。自此,小謝共背下 人民幣17.7萬元(約新台幣79.7萬元)。

初數月,還款尚能維持,但到2025年4月,承諾的「貸款轉名」並未兌現。鄒某以「公司未發工資」為由多次拖延,甚至逾期。7月初,小謝仍在催促還款,未料7月2日凌晨,鄒某卻在深圳海邊輕生。警方確認其遺言中提到「連累了朋友」。事後,鄒某家屬承認他確實利用了小謝,但以「人死帳消」為由,拒絕承擔債務。
小謝向貸款仲介業者追問,對方最初仍堅稱「不需他還款」。然而在得知鄒某死亡後,態度急轉,甚至建議小謝去告鄒某家人,否則貸款紀錄將繼續影響他的徵信。如今,小謝因無力償還,已逾期數月,徵信嚴重受損。小謝提供的合同、聊天紀錄及錄影顯示,他原以為只是「代收人」,卻被設計成「借款人」。服務協議上雖寫明鄒某與小謝共同為甲方,但正式借款合同卻僅有小謝簽署。仲介業者在聊天中甚至明確承諾「不用還錢,只會影響徵信」,最終卻完全推責。
陝西恒達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趙良善指出,依《民法典》規定,借款合同成立即具法律效力。小謝作為簽署人,須對銀行履行還款義務。即使鄒某才是實際用款人,小謝仍須先還款,再依據證據向鄒某遺產繼承人追償。
趙良善補充,若鄒某家屬選擇繼承遺產,則需在遺產價值範圍內承擔債務;若放棄繼承,則無清償義務。另一方面,仲介業者存在誤導與隱瞞,小謝可憑合同、錄影與對話紀錄,提告仲介業者,要求賠償損失,並可向金融監管部門檢舉。律師提醒,民眾切勿因情面借出個資或銀行卡,更不能代人辦理貸款。「一旦簽名,責任就很難推掉。」目前,小謝仍背負 人民幣17.7萬元(約新台幣79.7萬元) 債務,計畫透過法律途徑自保。
CTWANT關心您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
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大陸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