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47克拉!中國培育鑽石打破世界紀錄 成高科技關鍵戰略材料

156.47克拉!中國培育鑽石打破世界紀錄 成高科技關鍵戰略材料
河南省力量鑽石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培育出1顆重達156.47克拉的鑽石原石。(圖/翻攝自《百度》)

[周刊王CTWANT] 在第15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河南省力量鑽石股份有限公司宣佈通過高溫高壓法,成功培育出1顆重達156.47克拉的鑽石原石,並通過了全球最大的獨立珠寶首飾鑑定實驗室「國際寶石研究院」(IGI)鑒定,成為目前已知全球最大的人工培育鑽石單晶,超越了美國Meylor Global公司2022年的150.42克拉紀錄。

據《大河報》報導,這一數字的突破,不僅是單顆鑽石的「重量勝利」,更是河南省柘城縣超硬材料產業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裝飾應用」轉向「功能突破」的標誌性見證。

走進力量鑽石位於柘城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生產車間,一排排龐大的6面頂壓機在恆溫恆壓的環境中靜靜運轉。內部高達1300至1500攝氏度的高溫,配合5至7GPa(吉帕)超高壓,重現天然鑽石在地底深處億萬年的形成條件,而力量鑽石的智慧化系統卻能將「孕育週期」壓縮至短短2到3週。

這套自研的智能生產技術不僅能穩定產出10至50克拉的常規培育鑽石,更突破技術瓶頸,一舉「種出」156.47克拉的全球最大單晶。力量鑽石專案部主任陳亞男表示:「這顆鑽石的成功培育,意味著我們的大顆粒單晶技術已躋身全球領先行列,也預示著鑽石的功能化應用時代即將全面開啟。」

目前,力量鑽石的柘城基地年產培育鑽石已超過1000萬克拉,占全國6成以上,折算下來,相當於每年能「造出」2000顆156克拉級別的巨鑽。

在鑽石產業鏈中,柘城人早已不滿足於「讓鑽石戴在手上」。力量鑽石研發的鑽石散熱片,正是讓鑽石「應用於科技領域」的關鍵創新。

這些厚度僅0.1毫米的透明晶片,擁有銅的5倍、矽的10倍熱導率,是目前已知最理想的晶片散熱材料。隨著5G/6G、AI與量子計算的迅速崛起,晶片集成度和熱流密度不斷攀升,散熱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卡脖子」問題,而鑽石散熱片正好破解這一瓶頸。

力量鑽石依託培育單晶的技術積累,自建研發中心與自動化生產線,將高熱導性能轉化為可商用產品。據業內人士透露,華為(Huawei)、中芯國際(SMIC)等中國科技巨頭已開始採用這項產品,甚至連美國晶片製造商都不得不承認:「中國造的散熱片,我們學不來。」

力量鑽石的成功,並非孤立事件,而是柘城整個產業生態的縮影。這座位於河南商丘的小縣城,如今擁有223家超硬材料企業,形成了從原材料、單晶培育、微粉加工到終端珠寶與功能材料的完整產業鏈。

柘城的鑽石微粉年產量與出口量均占全國90%以上,培育鑽石產量占全國60%,產業總值撐起全縣工業產值的「半壁江山」。地方政府更以「微粉做精、單晶做強、製品做大、鑽石做亮」為產業戰略,打造鑽石與珠寶產業園,規劃3到5年內將壓機數量擴增至3000台以上,建設全球最大超硬材料產業集群。

不僅如此,柘城還推出「綠色製造」方案,力量鑽石使用太陽能光電板為工廠供電,年發電量達1500萬度,相當於每年減少燃煤4500噸,實現「鑽石+光電」的低碳融合,讓科技之光更加環保閃耀。

這條「鑽石產業鏈」也帶動了地方經濟與就業的全面成長:全縣直接創造5萬多個工作崗位,財政年稅收貢獻占全縣收入的3成以上。

力量鑽石自2021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以來,已連續3年出口額突破10億元人民幣,北美市場佔有率超過50%。這背後是技術實力的全面崛起。力量鑽石掌握的「IC晶片超精加工用特種異型八面體金剛石技術」,打破了國外壟斷,並與中國科研團隊共同完成的「半導體材料高質高效磨粒加工關鍵技術與應用」專案,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從刷新全球紀錄的156.47克拉培育鑽石,到保護晶片穩定運行的鑽石散熱片,這些「硬科技」正改寫世界對「鑽石」的定義。鑽石不再只是珠寶商眼中的愛情信物,而是半導體、航空航太、精密製造等高端領域的關鍵戰略材料。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大陸新聞
人氣大陸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