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喀郎.汗顛覆經典 英國國家芭蕾舞團《吉賽兒》登台中歌劇院
【威傳媒記者陳惠玲報導】
由世界知名編舞家阿喀郎.汗(Akram Khan)重新詮釋的當代經典《吉賽兒》,融合古典芭蕾、現代舞、印度卡達克舞與武術等多元肢體語彙,在東西融合的美學中開展動人篇章。英國國家芭蕾舞團此次全台巡演佳評如潮,台北、高雄場次幾近完售,即將於5月24、25日首次登上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演出,引爆觀眾期待。

在今(21)日中午的演前記者會上,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與英國國家芭蕾舞團舞團藝術總監Aaron S. Watkin、藝術推廣總監Fleur Derbyshire-Fox,首席舞者高橋絵里奈(Erina Takahashi)與詹姆斯・斯特里特(James Streeter)一同現身,分享創作歷程與此次巡演幕後故事。
Aaron S.Watkin表示,《吉賽兒》自2016年首演以來,不僅榮獲奧利維獎與英國國家舞蹈獎,2024–2025年展開全球巡演,更將於2026年回到倫敦大劇院慶祝十週年。

首席舞者高橋絵里奈(Erina Takahashi)回憶自己的芭蕾啟蒙,從北海道小鎮一路走到國際舞台,她感性表示:「芭蕾早已成為我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次詮釋吉賽兒,是我舞蹈生涯中最具挑戰也最深刻的體驗之一。」她強調與編舞家阿喀郎的合作,不僅深化肢體表達,更帶來內在情感的淬煉。
詹姆斯・斯特里特也分享,十年來對角色的詮釋不斷演進:「真正打動觀眾的,是舞者真摯的情感與誠實的身體語言。每次演出,都是一次全新的情緒探尋。」

記者會中亦提及舞團深耕社會共融的成果,特別是在失智症與帕金森氏症族群的藝術參與工作坊方面,由藝術推廣總監Fleur分享昨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舉辦的共融工作坊成果。她強調:「舞蹈是一種無需語言的藝術,我們的身體與情感就是最自然的語彙。」參與者在安全、開放的環境中勇於表達自己,也顯示出藝術參與對身心福祉的深遠影響。
歌劇院總監邱瑗表示,未來期望能與英國國家芭蕾舞團持續合作,共同推展更多以藝術療癒與多元友善為核心的共融計畫。

阿喀郎.汗版《吉賽兒》曾於12國、19城演出,累積超過18萬觀眾,將傳統芭蕾注入當代表達,挑戰觀眾視覺與情感的極限。藝術總監Aaron S. Watkin說:「這不是一部能輕鬆坐著觀賞的作品,它會讓你全身與心靈一同顫動。」臺中觀眾即將迎來這場舞蹈與人性交織的視覺盛宴。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 記者:編輯中心
- 更多娛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