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利率飆16年新高 新青安退燒跌1年新低

在政府持續推動健全房市政策下,市場交易動能明顯減緩。今(2025)年4月五大銀行新承作房貸金額為627.3億元,較3月大減192.79億元,創今年以來次低水準;同時,房貸利率升至2.282%,衝上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逾16年新高,顯示購屋貸款成本加重,市場觀望氛圍濃厚。
今年以來房貸市場轉趨保守,除受利率走高影響外,也與政策面逐步收緊密切相關。央行近年多次針對不動產市場進行選擇性信用管制,並籲請銀行自主管理房貸總量;財政部與內政部等部會同步推出抑制炒作與強化實價登錄等措施,整體房市氛圍使得銀行承作意願趨向審慎,購屋族則面臨資金壓力與房價調整預期,導致新增房貸規模顯著下滑。
央行表示,4月新增房貸平均利率為2.282%,較3月的2.264%再增0.018個百分點,寫下2009年1月以來最高紀錄。除了短期季節因素外,央行自2022年啟動升息循環,政策效應透過市場逐步傳導至不動產貸款,進一步墊高房貸利率水準。
央行說明,當前各部會推動的健全房市措施已開始發揮效果,金融機構對不動產放款進行更嚴格的風險控管,讓信用資源不再過度集中於房地產領域,有助市場回歸理性。實際觀察房市先行指標,像是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4月也減少,反映交易量縮、熱度下降現象。
不僅成交量與利率出現變化,房價方面同樣有調整跡象。央行引述民間業者數據指出,房價漲幅已出現收斂情形,整體市場對於高價房市已無過往的追價動能。在信貸條件收緊與供需心理變化的雙重作用下,將持續觀察房市後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具政策補貼誘因的「新青安房貸」退燒。4月新承作新青安房貸占五大銀行房貸比重跌至37.35%,為2024年以來最低水準,即使搭配政府利率補貼與寬限期優惠,年輕首購族面對高房價與利率上揚,買房意願仍然受限。
央行提醒,儘管短期市場受國內外經濟與政策影響,不過房地產仍屬中長期資產配置,單月數據尚不足以斷定趨勢,未來仍須密切觀察利率、交易與價格三方面的動態演變。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 記者:卡優新聞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