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放款驟減3300億元 3重夾擊中止連8升

國內銀行放款動能遭遇重挫。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今(2025)年5月底全體國銀總放款餘額為新台幣42兆9,358億元,較4月底大減3,292億元,創下史上單月最大減幅,累計前5月新增放款僅7,282億元,還不到去(2024)年同期的4成,顯示企業投資信心疲弱,連續8個月上升趨勢就此中斷。
放款大幅萎縮有3大關鍵因素,首先是新台幣於4、5月強勢升值超過10%,導致外幣放款折算後帳面金額顯著縮水;其次,國際政經情勢動盪,尤其美國重啟關稅政策,引發市場不確定性,使企業資金需求轉為保守,並加快償還舊債;第3是民間投資趨於觀望,不僅減緩資金借貸,也拖累整體放款增幅。
從用途別觀察,5月周轉金放款餘額降至21兆8,143億元,單月跌落3,149億元,同樣寫下歷史紀錄;企業投資放款月降141億元,結束長達8個月的成長曲線。僅購置不動產類別呈現小幅上升,月增109億元,其餘項目全面走低。
在放款對象方面,民營企業放款單月暴跌3,126億元,政府機關也下滑1,197億元;反觀個人放款則維持穩健,月增1,042億元。以授信地區觀察,包含國內總分行、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海外與大陸分行全數衰退,其中OBU與海外分行的外幣授信餘額,雙雙月減逾千億元。
至於存款規模,同樣難以倖免於強勢匯率的衝擊。統計顯示,5月存款餘額縮水1,083億元,減額為歷年次高,且連續3個月走弱,連帶造成存放比從4月的72.21%,滑落至71.79%。
金管會指出,國銀帳面數據受匯率影響極大,雖然帳面金額縮減,但扣除匯率因素,實際新增放款動能仍不容小覷,推測與企業趁關稅豁免期間提前備貨有關。儘管部分企業提前調整資金配置,整體市場仍籠罩不確定氛圍,後續能否回穩,將視國際政經局勢與本地資金需求變化而定。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 記者:卡優新聞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