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關稅威脅 墨西哥總統提出18項振興經濟方案

雖然墨西哥不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的「對等關稅」名單中,但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今天仍特別舉行記者會,公開宣布將啟動18項振興經濟方案,讓墨西哥可以強化自身產業面對關稅挑戰。

薛恩鮑姆當選墨西哥總統後,就提出「墨西哥計畫」(Plan Mexico)支持本土產業,增加全球競爭力。她在3日提出的18項方案,就是計畫中的具體推動項目。薛恩鮑姆說,針對美國對墨西哥已啟動生效的鋼鐵、鋁和汽車產業關稅,她將和美國政府繼續對話,爭取最好的條件。目標希望從現行25%關稅,協商降至12%。

這18項方案,涵蓋範圍廣泛,包括加強糧食供應自給自足、強化墨西哥能源自主、加速建設鐵路公路和港口機場的公共工程項目、加強和擴大墨西哥本土汽車製造產業,以及增加石化產品和化肥產量等。

薛恩鮑姆也在記者會上宣布,目前來自全球的企業已提出超過2000個在墨西哥的投資計畫,總金額估計2770億美元。她的目標是希望到2030年國外投資達到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8%以上,而在重要的戰略產業,例如汽車、航太、電子半導體、製藥和化學工業中,墨西哥本土企業可占50%供應鏈與國內消費,並創造150萬個戰略產業的就業機會。

薛恩鮑姆指出,「墨西哥計畫」宗旨是將墨西哥帶往高薪就業、減少貧困和不平等,並且實現更為自給自足,和強化墨西哥主權的道路。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對於非美國生產的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的新規定,已經生效。然而,符合「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製造規範的汽車維持關稅優惠,而汽車零件也暫時豁免。根據墨西哥汽車工業協會(AMIA)數據,墨國出口至美國的汽車,有91%符合「美墨加貿易協定」規範,關稅影響較小。

薛恩鮑姆對此表示,包括德國汽車製造商賓士(Mercedes-Benz)、福斯(Volkswagen)、奧迪(Audi)以及BMW集團高層,都已經向她表達,希望能透過USMCA將汽車出口到美國,以避免25%汽車關稅衝擊。換句話說,這些德國汽車製造商,必須提升在墨西哥、美國或加拿大的投資生產比例,才能符合「美墨加貿易協定」規範。

儘管如此,墨國媒體「千禧報」(Milenio)披露,美國3大汽車製造商之一的斯特蘭蒂斯集團(Stellantis),已決定暫停墨西哥2個工廠的生產線運作,所有員工將轉而廠房維修和培訓。報導指出,暫停工廠運作主因就是川普的25%汽車關稅影響,讓業者必須重新考量成本效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