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業反內捲成效有限 旺季票價年減6.4%
中國今年來積極推動各行各業「反內捲」,在此背景下,快遞業已有成效,然而民航業效果有限,7、8月旺季票價較去年同期還下降6.4%。業界人士表示,規範航司的退出機制才是緩解「票價內捲」之道。
中國國家郵政局7月29日召開快遞企業座談會,要求各企業負責人推動解決「內捲式」競爭,要求業者不得以低於成本價攬收,其後快遞業出現漲價潮。
第一財經今日報導,與快遞業類似,中國民航業的「票價內捲」也引起主管部門注意。7月初,中國民航局召開會議,整治民航領域內捲式競爭,會議中提到,部分航空公司為爭奪市占率,過度低價,大量投入運能,收益低落,導致「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中國民航局稱要規範市場價格行為,盡快制定完善航空運輸價格行為規則和監管辦法,加強對重點時段熱門航線運價動態監測,防止以低於成本價惡性競爭。
然而報導指出,兩個月過去,從機票價格走勢來看,尚未有明顯的機票漲價潮。在7月和8月的暑運旺季期間,中國大陸境內的平均票價還比2024年同期下降6.4%,更比2019年同期下降8.6%。
不過報導指出,目前中國民航局正在向航空公司收集相關數據,測算不同航線的成本情況,為接下來的「規範市場價格,運價動態監測」提供依據,以計算多低的票價算是「低於成本價開展惡性競爭」。
中國業界人士指出,在境內航線上,部分航司會在深夜或者週末偷放低價票,而一旦下調票價,就能監測到對方的收客有明顯增加,客座率差異明顯時,自家也不得不跟進降價。
報導指出,中國民航業比快遞業更難「反內捲」,原因在於中國快遞業由4家主要公司占據市場,但民航業卻有65家客運航司競爭,尤其在運力過剩、高鐵不斷分流民航客源的背景下更加艱難。
有中國業界人士提到,規範航司的退出機制,改變單純依靠價格的同質化競爭,才是緩解「票價內捲」之道。有些中國航司自疫情開始至今仍在虧損,但沒有一家破產停運。
報導指出,由於中國民航局暫時不批准新的幹線客運航司成立,已經成立的航司牌照價值更加值錢。疫情期間也有航司運營異常困難,但最終都被地方政府或其他資本接手。
中國國家郵政局7月29日召開快遞企業座談會,要求各企業負責人推動解決「內捲式」競爭,要求業者不得以低於成本價攬收,其後快遞業出現漲價潮。
第一財經今日報導,與快遞業類似,中國民航業的「票價內捲」也引起主管部門注意。7月初,中國民航局召開會議,整治民航領域內捲式競爭,會議中提到,部分航空公司為爭奪市占率,過度低價,大量投入運能,收益低落,導致「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中國民航局稱要規範市場價格行為,盡快制定完善航空運輸價格行為規則和監管辦法,加強對重點時段熱門航線運價動態監測,防止以低於成本價惡性競爭。
然而報導指出,兩個月過去,從機票價格走勢來看,尚未有明顯的機票漲價潮。在7月和8月的暑運旺季期間,中國大陸境內的平均票價還比2024年同期下降6.4%,更比2019年同期下降8.6%。
不過報導指出,目前中國民航局正在向航空公司收集相關數據,測算不同航線的成本情況,為接下來的「規範市場價格,運價動態監測」提供依據,以計算多低的票價算是「低於成本價開展惡性競爭」。
中國業界人士指出,在境內航線上,部分航司會在深夜或者週末偷放低價票,而一旦下調票價,就能監測到對方的收客有明顯增加,客座率差異明顯時,自家也不得不跟進降價。
報導指出,中國民航業比快遞業更難「反內捲」,原因在於中國快遞業由4家主要公司占據市場,但民航業卻有65家客運航司競爭,尤其在運力過剩、高鐵不斷分流民航客源的背景下更加艱難。
有中國業界人士提到,規範航司的退出機制,改變單純依靠價格的同質化競爭,才是緩解「票價內捲」之道。有些中國航司自疫情開始至今仍在虧損,但沒有一家破產停運。
報導指出,由於中國民航局暫時不批准新的幹線客運航司成立,已經成立的航司牌照價值更加值錢。疫情期間也有航司運營異常困難,但最終都被地方政府或其他資本接手。
- 記者:中央社記者廖文綺上海27日電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