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國銀房貸逾放月增1.46億 金管會:管控仍屬良好
金管會統計顯示,國銀7月底國銀房貸逾放餘額為新台幣87.83億元,月增1.46億元。金管會今天表示,7月房貸逾放比為0.08%,不僅較2020年12月的0.12%大幅下降,也低於7月國銀平均逾放比0.16%,銀行管控能力仍屬良好。
金管會今天公布7月國銀建築貸款與購置住宅貸款(房貸)餘額情形。國銀7月房貸餘額為11兆3118億元,年增7082億元或6.67%。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指出,國銀7月房貸餘額月增約560億元,主要是因部分銀行配合政策增加撥貸,像新青安、公教人員築巢優利貸等,帶動房貸餘額。
至於7月底國銀房貸逾放餘額為87.83億元,月增1.46億元,繼6月終止10個月上升轉為下降後,7月再度轉為上揚。
侯立洋表示,房貸逾放增加有3原因,一是個人因素導致還款能能力下降,可能是因工作收入不穩、投資失利或財務週轉不靈;二是中小企業因經濟因素影響還款能力;三是因央行升息、寬限期滿等因素導致利息增加無力償還,但並未集中在特定因素。
觀察房貸逾放比,侯立洋說,7月房貸逾放比為0.08%,跟6月相同,相比於2020年12月的0.12%已大幅下降,且低於7月本國銀行平均逾放比0.16%,銀行管控能力仍屬良好。銀行不會每個月打銷呆帳,會看資產狀況、財務來決定是否打呆。
至於俗稱「銀行不動產放款天條」的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商業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成,避免授信風險過度集中。
金管會統計,36家本國銀行7月不動產放款比率平均為26.04%,較6月的26.31%微幅下降。其中,比率在29%以上銀行掛零,比率在28%至29%區間的銀行有3家,比率在27%至28%的銀行共7家,跟6月狀況相同。
另外,金管會統計顯示,7月國銀建築貸款為3兆8757億元,月增69.09億元,年增約1559億元或4.19%。至於7月建築貸款逾放餘額為35.35億元,月增4.03億元,逾放比率為0.09%,月增0.01個百分點。侯立洋解釋,逾放部分是銀行客戶營業收入減少,導致資金週轉不靈,因此無法履行債務。
金管會今天公布7月國銀建築貸款與購置住宅貸款(房貸)餘額情形。國銀7月房貸餘額為11兆3118億元,年增7082億元或6.67%。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指出,國銀7月房貸餘額月增約560億元,主要是因部分銀行配合政策增加撥貸,像新青安、公教人員築巢優利貸等,帶動房貸餘額。
至於7月底國銀房貸逾放餘額為87.83億元,月增1.46億元,繼6月終止10個月上升轉為下降後,7月再度轉為上揚。
侯立洋表示,房貸逾放增加有3原因,一是個人因素導致還款能能力下降,可能是因工作收入不穩、投資失利或財務週轉不靈;二是中小企業因經濟因素影響還款能力;三是因央行升息、寬限期滿等因素導致利息增加無力償還,但並未集中在特定因素。
觀察房貸逾放比,侯立洋說,7月房貸逾放比為0.08%,跟6月相同,相比於2020年12月的0.12%已大幅下降,且低於7月本國銀行平均逾放比0.16%,銀行管控能力仍屬良好。銀行不會每個月打銷呆帳,會看資產狀況、財務來決定是否打呆。
至於俗稱「銀行不動產放款天條」的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商業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成,避免授信風險過度集中。
金管會統計,36家本國銀行7月不動產放款比率平均為26.04%,較6月的26.31%微幅下降。其中,比率在29%以上銀行掛零,比率在28%至29%區間的銀行有3家,比率在27%至28%的銀行共7家,跟6月狀況相同。
另外,金管會統計顯示,7月國銀建築貸款為3兆8757億元,月增69.09億元,年增約1559億元或4.19%。至於7月建築貸款逾放餘額為35.35億元,月增4.03億元,逾放比率為0.09%,月增0.01個百分點。侯立洋解釋,逾放部分是銀行客戶營業收入減少,導致資金週轉不靈,因此無法履行債務。
- 記者: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025年8月26日電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