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五五」規劃建議 未提經濟成長目標

中共中央「十五五」規劃建議稿釋出,內容未提經濟成長目標。分析師認為,經濟發展強調量與質的合理成長,「十五五」期間將淡化經濟成長目標,不再以國內生產毛額(GDP)論成敗。

中共「十五五」規劃(第15個5年計畫,2026至2030年)建議稿28日釋出,延續「十四五」規劃作法,內容未提經濟年均成長。

相較於先前,「十三五」規劃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名義指出,「十三五」期間經濟年均成長底線為6.5%以上;「十二五」規劃綱要直接點出,「十二五」期間經濟年均成長目標為7%。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第一財經29日報導中表示,「十五五」規劃建議稿沒有提出經濟成長量化指標,強調經濟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與量的合理成長,「十五五」期間將繼續淡化經濟成長目標,著重高質量發展,「不以GDP論英雄」。

王青強調,不提量化目標不等於拋棄經濟成長,綜合考量中國人口、資本與全要素生產率的未來變化趨勢,推估「十五五」期間經濟年均成長速度將保持在4.5%至5.0%左右,這將確保中國經濟持續處在中高速成長水準。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指出,中國過去5年面臨公共衛生事件衝擊、貿易摩擦等多重挑戰,中國經濟在維持穩定成長的同時,產業鏈的完整性和競爭力也提升,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底氣更足、認識更充分、經驗更豐富。

羅志恆認為,在「十五五」期間,中國將面對老齡化、人口總量下降等內部挑戰,不過這些狀況有相對的可預測性,透過系列改革釋放經濟活力,將可有助於提高潛在經濟成長速度。

第13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曾參與5年規劃編製工作。他撰文指出,中國存在一些長期結構性問題,不過仍有現代產業體系、人才資源、基礎設施、龐大市場等條件,中國有條件實現略高於或至少不低於「十四五」實際成長。

「十五五」規劃建議稿在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提到,經濟成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全要素生產率穩步提升,居民消費率明顯提高,內需拉動經濟成長的作用持續增強,經濟成長潛力得到充分釋放。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