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失速風暴3/川普2.0+弱勢美元多重壓力夾擊 傳產業者「想到就頭皮發麻」

[周刊王CTWANT] 關稅戰未至、貨幣戰反而搶先開打,且打得如火如荼。今年6月股東會旺季裡,「新台幣升值」、「匯兌損失」成了小股東及上市櫃老闆們口中的熱門字眼,「川普2.0」長期恐讓消費力下滑,短期則直接面對匯兌損失,尤其是傳統產業,例如台塑四寶的資優生南亞(1303),5月營收硬生生被匯率拖到由紅轉黑。
南亞5月合併營收219.5億元,月減5.3%、年減3.4%,若排除匯率因素,5月合併營收其實可以成長0.1%。台塑其他三寶,也都被匯率吃掉不少利潤,5月營收呈現年、月雙減,「匯率問題,是對所有公司都有壓力。」南亞董事長吳嘉昭無奈地說。
5月初,新台幣失速暴衝,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5月5日親上火線,直言「新台幣過度波動是abnormal(異常)」,強調台灣經濟基本面良好,還特別重申美方並未要求新台幣升值。然而事隔一天,韓國央行總裁李昌鏞表示,包括韓元在內的亞幣近期狂漲,「美國會晤並提到匯率問題,被市場解讀作要求他國貨幣升值的壓力訊號。」

一位半導體業者跟CTWANT記者說,大家都覺得是美國施壓,畢竟這也是一種平衡貿易逆差的手法,但央行不能公開說出口。
然而新台幣第二季的暴力升值,已引爆各行各業匯損壓力,甚至連勞動基金5月單月也慘虧929.8億元,為了搶救企業的半年報,中央銀行6月30日緊急出手,終場狂貶7.22角,直接打到29.902元,創下24年來單日最大貶幅,要一口氣把6月升值的都還回去。
「想到頭皮都會發麻!」一位外匯交易員幫CTWANT記者算了一筆帳,新台幣光是第2季就升值了3.28元,大約是10.97%,創下史上最大單季升幅,這代表企業帳上若有1億美元,單季匯損就超過新台幣3億元,就算央行不得不出手干預,但恐怕也是短期行情,因為美元走弱、聯準會下半年可能降息的趨勢沒變。
台化(1326)董事長洪福源在6月股東會後跟CTWANT記者表示,這波產業新變局的因素太多、太大,現在不只是單純的產能過剩,還有匯率,以及全球供應鏈的破碎、移動與重組,導致傳統石化業「金三銀四」旺季已不存在。
儘管今年第二季有對等關稅的延期、全球出現瘋狂拉貨潮,但新台幣的大幅升值,反而讓傳產業績下滑,台塑(1301)董事長郭文筆表示,預計新台幣兌美元升值1%,會影響公司營收0.66%、毛利率0.14%,加上認列轉投資收益減少,反而讓第二季業績不如第一季。

南亞董事長吳嘉昭解釋,公司外銷收入以美元為大宗,而主要原料的採購成本也多以美元行情按匯率換算計價,因此當匯率有正常、溫和的變化時,對收入、成本的影響可部分抵消,但外銷值大於外購值,因此在新台幣升值時,會有兌損。
吳嘉昭說,對已接單生產,或已交運的應收帳款,因購入原料與事後收到貨款的匯率有顯著落差,也會產生較大的兌換損失。
台塑四寶、以及外銷導向的傳產業者們該如何應對?一位石化業者跟CTWANT記者坦言,「就悶著頭、希望這波風暴趕快過去,對等關稅議題底定後,匯率只要不像5月時的暴漲或暴跌,生命自然會找到出路。」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