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暴漲 投資組合怎麼配?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今年迄今為止,金價已飆升54%,在近期首次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預計將創下1979年以來的最佳年度表現,使得不少投資者開始思考是否應該拉高黃金在個人投資組合中的佔比。專家提醒,過度投資黃金可能反而「適得其反」。
一直以來,黃金都被視為保值工具,當投資者在對其他資產失去信心時,通常就會轉為投資黃金,大多是在經濟不確定或市場動盪時期。
當 美元走弱 時,黃金對國際買家而言變得更便宜,需求自然上升,這正是今年推動金價上漲的關鍵因素之一。中國央行正在大量囤積黃金,並逐步減少對美國證券的持有,這也同時帶動了金價。
黃金價格飆升的同時,也帶動了黃金支撐型ETF的需求,這類基金可以在一般證券帳戶中像股票一樣買賣,是投資黃金最方便的方式之一。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這些基金在9月創下了投資人購買量的歷史新高。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投資人可透過多種方式接觸黃金,包括:購買實體黃金 (如金條、金幣)、投資黃金ETF (由實體黃金支撐)、購買採礦公司的股票等。其中最普及、最方便的方式是黃金ETF,它們持有實體黃金並追蹤金價走勢,理財規劃師Blair duQuesnay認為這是流動性最強、稅收效率最高且成本最低的黃金投資方式。
大多數顧問建議將黃金在投資組合中的佔比保持在5%或甚至更低,但橋水基金創始人Ray Dalio主張在市場承壓時期應將黃金佔比控制在15%左右。Dalio表示,黃金之所以獨特,是因為它是唯一一種資產,人人可以持有,且不需要依賴任何人償付。
然而,大多數顧問並不認為黃金是一項核心投資,而是在動盪時期的避險資產。因為黃金不會產生收益或利潤,其價值完全取決於市場需求。如果金價停止上漲,投資人可能會「被困在一個不產生收益的資產中」。
美元疲軟是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從歷史上看,黃金和美元走勢往往相反,美元走弱會使黃金對全球買家更具吸引力。如果美國經濟保持韌性,美元走強可能會限制金價的進一步上漲。
Reference:
Gold just hit $4,000—and experts say investing too much ‘could come back to bite you’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 記者: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