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了三星、Google轉向台積電 Tensor晶片有望更上層樓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科技媒體《Wccftech》報導,Google自研手機晶片Tensor系列即將迎來重大轉折,市場消息指出,即將於今年推出的Tensor G4將成為最後一批由三星代工的處理器,而下一代Tensor G5會正式改由台積電接手,並採用3奈米製程量產。這也象徵Google正式加入蘋果、高通、MediaTek等一線晶片客戶行列,意味台積電先進製程客戶再增添重量級科技巨頭。
根據《DigiTimes》報導,Google高層日前造訪台灣,與台積電高層進一步敲定合作細節,雙方合作時程初估為3至5年,不排除未來續約。預計Tensor G5將搭載於2025年第四季亮相的Pixel 10系列,成為Google轉向台積電的首款終端產品。
業界分析,Google轉向台積電主因在於三星在3奈米GAA製程良率長期不穩,導致Tensor G5若持續採三星路線,恐面臨量產延誤與成本上升等雙重壓力,難以與Apple A系列或高通驍龍(Snapdragon)等旗艦SoC抗衡。
相較之下,台積電已在2024年初開放N3E量產,並將於2025年量產N3P第三代3奈米製程,2026年進一步推進至2奈米技術節點,目前包括蘋果、聯發科、高通均已搶先卡位先進產能。
儘管Tensor G5仍落後一代、採用第二代3奈米(N3E)製程,但透過設計優化,有望在功耗與效能上逼近競品,搭配Pixel系列AI功能整合,提升使用體驗。
業內人士指出,Google與台積電此次合作,將不侷限於Tensor G5,若初步計畫順利,未來Pixel 11至Pixel 14甚至更多產品線都有機會延續TSMC代工。對台積電而言,Google不僅是手機品牌,更是全球雲端與AI運算巨擘,長期而言可能將Google資料中心、Edge AI晶片與自研加速器導入TSMC供應鏈,對產能分布與技術路線具戰略意義。
此外,市場預估,Pixel 10系列將於2025年底登場,屆時Tensor G5將成為觀察Google能否重振高階旗艦市占的關鍵機型,若結合台積電高階製程優勢,將有望進一步縮小與蘋果、三星在智慧型產品上的差距。

- 記者:商傳媒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