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ACG25】漫畫組銀賞暨MOJOIN新星獎《繪師達文西》作者曄曄笙歌專訪:文人相輕自古皆是
由巴哈姆特舉辦的「巴哈姆特 2025 ACG 創作大賽」日前揭曉所有組別的得獎者名單。為鼓勵得獎者以及參賽者,本次 GNN 也特別專訪到在本屆賽事中於各組別獲得前三名以及文策院特別獎的得獎者,邀請他們分享本次的作品創作歷程以及心情。本篇就為大家專訪到「漫畫組」中獲得「銀賞」以及 MOJOIN 特別獎「新星獎」的《繪師達文西》的作者曄曄笙歌。
《繪師達文西》藉由穿越要素,將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跨入現代的創作與社群生活中。就如同作品簡介所述「貴圈真亂」,藉由古人穿越的角度,帶領讀者體驗創作圈的各種荒誕現象。
作品連結:https://prj.gamer.com.tw/acgaward/2025/manga/40/
評審認為,本作巧妙結合許多大眾熟悉的元素,從文藝復興三傑的歷史背景,結合至現代社群與創作生態,將畫畫賺錢、出本等題材融入其中,展現出極具趣味性的設定與細節。藉由對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理解,以幽默且具巧思的方式進行改編與再詮釋,使歷史題材與當代感完美融合。
並表示,自古永遠不缺人做的穿越題材,還能做出何種新意呢?或許正因如此,才更有機會證明漫畫家的能力差異,《繪師達文西》確實具備娛樂性,無厘頭的對話置入正經的文史考究令人不笑也難,劇中的同人場與網路文化在漫畫圈總會遇得到有共鳴的讀者,未來若能持續在創作之餘維持對時代潮流的觀察力,必能在艱困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同時,本次創作大賽增設特別獎的MOJOIN 提到,作為作為一個新興的漫畫平台,設立這個獎項的初衷,是希望發掘並鼓勵具有潛力與創意的新銳創作者。他們期待能與這些作家建立合作關係,讓作品與創意能透過平台連載,被更多讀者看見。
MOJOIN 認為,巴哈姆特 ACG 創作大賽一直都是台灣漫畫圈很重要的比賽,每年都能吸引許多創作者參與。今年他們也覺得作品水準又更往上提升,題材也越來越多元。對新秀來說,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舞台,可以讓大家更快被看見、累積經驗。對 MOJOIN 來說,也能從比賽中發現許多驚喜與亮點。
這次他們將新星獎頒給《繪師達文西》,主要是因為題材新穎有趣,且敘事技巧十分成熟的緣故。
同時他們也表示,在作品中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穿越至當代世界,親身體驗繪圈的各種亂象,甚至在同人場擺攤;讓歷史級的超級名人與現代繪師經歷相同處境、做出同樣反應,這種強烈的反差感既幽默又有新意,成功讓常見的穿越題材有了新意。
歷史上達文西與米開朗基羅的愛恨情仇,其實也可說是「中世紀繪圈」的爭執與亂象,作者利用這種概念的相似性與穿越設定,在當代世界裡逐步鋪展兩位巨匠的恩怨,讓虛構的假設與史實逐漸重疊,越熟悉文藝復興的讀者就越能感受到樂趣。即使是不熟悉兩位巨匠背景的一般讀者,也能因達文西初到現代鬧出的搞笑情節感到有趣,並在閱讀過程中逐步理解背後的歷史脈絡。
因此 MOJOIN 覺得,這部作品同時兼具娛樂性與文化意義,在有文史背景的作品中實屬難得,因此作者的敘事技巧在眾多優秀參賽作品中,是特別值得稱讚的。最後他們也期許創作者能一直喜歡漫畫、支持漫畫。對創作者來說,不管是比賽還是日常的創作,難免都會遇到瓶頸,但只要持續畫下去,就會有被看見的那一天;另一方面,讀者的支持真的很重要,因為每一次的點閱、購買、留言與分享,都是給創作者最大的鼓勵。希望能藉由正向的循環,一起把漫畫這個產業變得更熱鬧、更有活力。
問:先請您跟讀者自我介紹。
曄曄笙歌:我的筆名是曄曄笙歌,這次比賽之所以會用拿督·拉斐爾,純粹就是因為題目需求,所以沒有並沒有改名,還是得澄清一下!
會開始踏進漫畫創作剛好也是第一次參加 2019 年的巴哈姆特 ACG 創作大賽,當時以為創作漫畫應該不難吧,比下去才知道裡面充滿了各種學問,在一邊琢磨一邊嘗試下,不知不覺就過了 6 年,時間的流逝是如此的殘忍。
擅長的風格主要還是搞笑吧,畢竟從以前就是個喜歡帶給大家歡笑的人,所以才會覺得漫畫是個能夠存載歡樂跟有趣的一個方式。
問:投入《繪師達文西》創作的緣由?而從 2019 年開始便持續參與創作大賽至今,讓您持續參賽與創作的動力是什麼?
曄曄笙歌:沒甚麼特別的緣由,只要確定好主題跟方向,基本就是全心投入,這 6 年來都是如此,比較像是一種做事的態度。
而持續參與創作大賽的動力,雖然說是「疫情爆發取消了頒獎,沒有在台上頒獎成了我最大的遺憾,所以才讓我有繼續參與比賽的念頭。」
但其實最大的動力就是那些競爭對手吧,每次想著跟一堆優秀的人廝殺就激起好勝心,不過在 2023 年的時候開始就沒那麼強烈,時間真的會把人的銳角磨平,後來就是抱著參加嘉年華的心態在報名,只是沒想到這次的作品特別的好,才又再次點燃那快熄滅的燈火。
當然這邊還是要特別感謝「台灣漫畫所」這個 DC 群裡的朋友,2021 後加入這個群,他們時常會舉辦創作 4-8 頁的漫畫小活動,這些都有助於我累積經驗,裡面也不少參賽的創作者,都是互相督促互相勉勵的。
所以有信念(努力)、有對手(勝利)、有同伴(友情),這些就是我創作的動力…意外的變成集英社的黃金三法則,當然讀者以及支持我的人也都是創作動力的一部分。
問:那當初是怎樣的機緣決定來參加巴哈姆特的創作比賽呢?
曄曄笙歌:我記得當時當完兵剛退伍,想開始進入數位創作,把當時畫的插圖投到巴哈,某一次就出現了比賽的資訊,看了看前面的得獎作品,以為隨便畫就可以得個佳作,才知道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結果就比到現在了。
問:可否介紹這次《繪師達文西》的理念與特色?
曄曄笙歌:主要的理念就是想表達,「文人相輕自古皆是」的道理,不要說文人或藝術家了,各行各業都會有互相輕視的狀況,同時想告訴大家,大咖或小咖的創作者都會有這樣的心機。
而這幾年下來,看了那麼多作品,發現從來沒有人去作歷史改編,尤其又是藝術界的兩位泰斗,達文西跟米開朗基羅,搭配近幾年愛好動漫的藝術創作人數爆炸,想必繪師達文西會是個有趣的題材,一定能引發共鳴。
而在作品中也融入一些原住民元素,就想著要把那種幽默感體現出來,這部分也是琢磨了好一陣子,因此這部作品才出現了義文、中文、賽德克語,三種語言,我可以說是參賽作品中前所未有!
尤其賽德克語又是我花最多時間調查的語言,因為網路資料不多,最後是我從網路字典跟語法教材一點一點拼湊出來的,才湊出短短的幾行字,真是折騰人。
漫畫中的幾格分鏡也都是從達文西的作品中偷偷模仿過來,有的讀者可能看到構圖會覺得有種不協調感,沒錯,我把答案都放在最後一頁的感謝頁中,當成是彩蛋或是大家來找碴那樣。
問:創作的靈感主要來自何處?有沒有什麼故事或經歷引發創作靈感?為什麼這次會想藉由文藝復興時期×穿越打造這部作品呢?
曄曄笙歌:這要分幾個部分來說…
標題的部分是因為 2023 年,來悠老師《VTuber 孔子》問世,我看到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繪師達文西》,可以說是照樣造句,當時就覺得會是個有趣的題材,但說真的我其實沒有去看《VTuber 孔子》的故事內容。
作為藝術界的泰斗,達文西跟米開朗基羅剛好有這樣的紛爭故事,想到看兩個大人物吵架就好笑,大家都喜歡當吃瓜群眾。而穿越的話主要是因為達文西的那個傳說,一進到洞穴裡面後,出來就變成了天才那樣的故事,有一說就是穿越到現代,剛好就用這個作為故事題材。但是回顧自己以往的作品…怎麼都是穿越??
原住民的部分,是想內容的時候剛好看到《賽德克巴萊》,讓我想起國小的時候拿著莫那魯道的紀念幣開玩笑的問家人,「莫那魯道跟蒙(莫)娜麗莎有沒有關係?」,所以才放了這個腳色跟橋段進去。
內容的吵架部分是朋友在網路上跟自稱漫畫家的人吵架,明明都是大學畢業,吵架內容、做法跟小學生沒兩樣。還有一些橋段是參考新聞的,所以就是東湊西湊串在一起。
背景的部分就看讀者們看不看的出來是哪裡了,號稱「慶記之都」來著。
問:作中很巧妙的將莫那力扎轉化為蒙娜麗莎,這部分您是如何去構思的呢?
曄曄笙歌:劇情定下來時的設定是達文西晚年的最後一幅畫,也就是他回到中世紀又過了近 40 多年才想到要來畫莫那力扎,時間模糊了他的記憶所以覺得應該是叫蒙娜麗莎,連穿著的部分也都顯得模糊變成了中世紀的穿著,所以在穿著的部分也是下了點功夫,塑造成有點像又不能太像的程度,表面的部分是這樣。
最重要的那抹神秘微笑,這要歸功我的一位大學學弟,每次看到他遭遇到各種怪人鳥事時,他總是先做出一個不露牙齒的大微笑,那個微笑的嘴角都要頂到眼睛的程度,但內心卻是五味雜陳不知道在想什麼的說句「好哦!」
而讓我覺得最貼切的參考是搞笑漫畫《召喚惡魔》第八集出場的一個博士,博士永遠歪一邊的微笑嘴配合各種嚴肅、無奈、無言等表情,很好的創造出那種反差感,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但這部漫畫實在太低級了不建議大家去看,哈哈!
綜上所述組合就是構思莫那力扎的基本要件。
而以往我們看待這些早期大師們的畫作時,常常都帶著嚴肅跟莊敬的心態在觀賞,我們都會以為這其中是多麼的高貴、偉大、令人尊敬的內容涵養,但是「你以為的以為,就是你以為的嗎?」,若事實是如此滑稽幽默的極大反差,那麼只要看到讀者那瞬間的噗嗤一笑就知道…我做對了。
問:看您過去的創作中,包含 2021 年的最佳搞笑獎的得獎作品以及 2019 年的投稿作品在內,都跟整脊有關,這部分是為什麼呢?
曄曄笙歌:家裡就是開整復所的,從小就在家裡幫忙,要說耳濡目染也好,要說被強迫學習也行…,而看著來的客人都是痛苦害怕的進來,輕鬆舒服的出去,真的是很神奇有趣又厲害的一項技術,想要跟大家分享。
2019 年那篇《寂寞整脊師》其實就只是剛好我爸把脊椎模型放在我身上,我隨手一抱時想到的。
而《異世界整脊師》是看到有人分享動物整脊的影片時想到的,就像職業病一樣,我想大概是離不開整脊就是了。
問:有受到特定創作或是創作者的啟發與影響嗎?
曄曄笙歌:如果是說這一次的作品的話,大概就是前一陣子剛完結的《黃金神威》吧!
畢竟要同時融入歷史素材,又同時做出有趣的橋段,我覺得這部作品真的堪稱極品!
問:整部大概從何時開始發想,花了多久時間創作?
曄曄笙歌:這幾年統計出的結果,10 月開始發想,但我到 11 月中才確立主題,原本想試試的那篇作品感覺說教意味太濃所以放棄了,1 月劇本完成後開始繪製分鏡草稿,3 月中開始繪製原稿,5 月中截稿日前三天完稿。由於主題跟分鏡完成的時間偏晚,結果場景跟人物並沒有完整的設計,都是邊畫草稿邊想的。
問:創作過程中最大的挑戰?
曄曄笙歌:橋段的發想,每次都是在閉上眼睛準備睡覺時才會認真思考,每次都想了 30 幾分鐘才睡著,還好隔天起床還會記得,就不懂為甚麼白天都想不出來??
賽德克語的台詞研究,我就只要那短短幾句,AI 真的是一點也不可靠,網路字典還各單位不同步,真的是受不了…。
故事時間線的安排,因為是時空穿越劇,所以還要調查角色的時間跟地點還有身邊的人,盡可能不要造成太大的誤差。
問:創作途中有遇到什麼比較難忘的事情?
曄曄笙歌:大概是查資料的時候一些意外的發現吧?例如那句賽德克諺語「呢嘎哩 嗚棒 兜哩可 目泥(老媽沒錢)」,是我在網路上的賽德克語推廣學會的刊物看到的,
其中也有像「被熊罵的人」、「沒看過太陽的孩子」等等,還特別打電話給學會確認諺語的來由,所以也特別註解給讀者們長知識。
還有故事中的詛咒小物,中世紀原來還有這樣幼稚的詛咒方式!
莫那‧力扎的微笑大概是我最難忘的吧!朋友看完後跟我說「以後我要怎麼面對《蒙娜麗莎的微笑》!」當然啊,那抹微笑也是我細心鋪成的結果,真對不起那位朋友。順便也告訴大家「力扎」是梅子的意思。
問:如今作品同時獲得銀賞以及MOJOIN 特別獎「新星獎」有沒有什麼感想?
曄曄笙歌:2021 年當初因為疫情,沒有在台上領獎成了我最大的遺憾,當時我很害怕,我還能想出更厲害的作品嗎?
不過這次得獎,我算是領悟到,只要持之以恆,反覆檢討,出頭只是遲早的事。得獎了之後,慕然回首,原來先前的點滴努力都是有價值的,我只能說沒有比這更讓人感到開心的事!
而我覺得最大的收穫還是認識了很多跟我一樣的創作者們,讓我覺得不孤獨。
問題:您曾在發表感言時提到關於漫畫繁星的事,當時礙於篇幅無法完整報導,這邊可以再請你稍微分享一下當初參與漫畫繁星的經歷跟印象深刻的事情嗎?另一方面,你認為漫畫繁星帶給您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曄曄笙歌:當時是 2019 年比賽失利後,在大學學妹介紹下報名的,我才知道政府還有在努力支持漫畫產業,不過可惜的是北中南師資落差還是蠻大的,大概是北部的老師跑南部一趟會耗掉很多時間吧,也是當時才知道常勝老師這樣厲害的漫畫家,所以當時看到常勝老師時,我眼睛是放金光的。
一開始課堂上就有說明結業之後要完成最多 32 頁的短篇漫畫,並且會評選最優秀的作品,我滿懷自信又自大的以為那很容易,而當時剛好看完宮崎駿的《風之谷》漫畫,想著要做出一部奇幻漫畫,但 32 頁能做多少故事我根本沒有概念。最後故事雖然完成了,我自己都覺得慘不忍睹,而當時第一名的居然還是個高中生,心有不甘我就跟同學們發下豪語,「我看的是更遠大的目標,我要拿下巴哈創作大賽。」所以就是 2021 年那次,然後疫情又延到 2025 年這次,最後真的讓我拿下銀賞。
繁星帶給我最大的影響,一個是憧憬一個是人脈吧!看到檯面上的老師們發光發熱的燃燒熱情,就會想著有朝一日也可以如此!還有就是認識朋友,而朋友又介紹朋友,那個朋友又剛好是前幾屆的學長姐,又介紹一些業界的人,一個牽一個的,逐漸了解業界的生態。雖然知道創作是個慘業,可是就是停不下創作這樣的矛盾心理。
問:這次其他參賽作品中是否有讓您印象深刻的作品呢?為什麼印象深刻呢?
曄曄笙歌:《Strings Attached》是我心目中的金賞,不論是畫風精美、分鏡流暢、以及人物情感上的刻畫都非常優秀,在頒獎茶會上趙曌老師跟我同桌,讓我好興奮。
《COPYDOLL 複製人偶》跟《友情替代》被我視為銀賞的假想敵,兩部作品都十分優秀,不論在故事橋段跟氛圍感的營造都很強,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
《咚咚公園跟蹤事件》大概是僅次於我的最優秀搞笑作品,真的很喜歡。
問:對這次創作大賽舉辦的感想與評價?
曄曄笙歌:我覺得不要說這次了,以往也都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跟努力,期望巴哈創作大賽未來也能長長久久。不過可以的話是希望觀禮人員也給他們一張桌子放茶點,當了幾次觀禮人員的感受,沒地方放茶點是有些不太方便。
問:對於今後的發展計畫?
曄曄笙歌:覺得技術是純熟了,接下來休息一陣子後打算開始著手《異世界整脊師》的長篇故事,畢竟還是要顧家業,但在漫畫的創作道路上是不會缺席的。
問:有什麼話想對讀者說的呢?
曄曄笙歌:愛死你們了,之後仍然會持續努力創作的!
作品介紹
《繪師達文西》藉由穿越要素,將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跨入現代的創作與社群生活中。就如同作品簡介所述「貴圈真亂」,藉由古人穿越的角度,帶領讀者體驗創作圈的各種荒誕現象。
作品連結:https://prj.gamer.com.tw/acgaward/2025/manga/40/
評審認為,本作巧妙結合許多大眾熟悉的元素,從文藝復興三傑的歷史背景,結合至現代社群與創作生態,將畫畫賺錢、出本等題材融入其中,展現出極具趣味性的設定與細節。藉由對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理解,以幽默且具巧思的方式進行改編與再詮釋,使歷史題材與當代感完美融合。
並表示,自古永遠不缺人做的穿越題材,還能做出何種新意呢?或許正因如此,才更有機會證明漫畫家的能力差異,《繪師達文西》確實具備娛樂性,無厘頭的對話置入正經的文史考究令人不笑也難,劇中的同人場與網路文化在漫畫圈總會遇得到有共鳴的讀者,未來若能持續在創作之餘維持對時代潮流的觀察力,必能在艱困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同時,本次創作大賽增設特別獎的MOJOIN 提到,作為作為一個新興的漫畫平台,設立這個獎項的初衷,是希望發掘並鼓勵具有潛力與創意的新銳創作者。他們期待能與這些作家建立合作關係,讓作品與創意能透過平台連載,被更多讀者看見。
MOJOIN 認為,巴哈姆特 ACG 創作大賽一直都是台灣漫畫圈很重要的比賽,每年都能吸引許多創作者參與。今年他們也覺得作品水準又更往上提升,題材也越來越多元。對新秀來說,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舞台,可以讓大家更快被看見、累積經驗。對 MOJOIN 來說,也能從比賽中發現許多驚喜與亮點。
這次他們將新星獎頒給《繪師達文西》,主要是因為題材新穎有趣,且敘事技巧十分成熟的緣故。
同時他們也表示,在作品中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穿越至當代世界,親身體驗繪圈的各種亂象,甚至在同人場擺攤;讓歷史級的超級名人與現代繪師經歷相同處境、做出同樣反應,這種強烈的反差感既幽默又有新意,成功讓常見的穿越題材有了新意。
歷史上達文西與米開朗基羅的愛恨情仇,其實也可說是「中世紀繪圈」的爭執與亂象,作者利用這種概念的相似性與穿越設定,在當代世界裡逐步鋪展兩位巨匠的恩怨,讓虛構的假設與史實逐漸重疊,越熟悉文藝復興的讀者就越能感受到樂趣。即使是不熟悉兩位巨匠背景的一般讀者,也能因達文西初到現代鬧出的搞笑情節感到有趣,並在閱讀過程中逐步理解背後的歷史脈絡。
因此 MOJOIN 覺得,這部作品同時兼具娛樂性與文化意義,在有文史背景的作品中實屬難得,因此作者的敘事技巧在眾多優秀參賽作品中,是特別值得稱讚的。最後他們也期許創作者能一直喜歡漫畫、支持漫畫。對創作者來說,不管是比賽還是日常的創作,難免都會遇到瓶頸,但只要持續畫下去,就會有被看見的那一天;另一方面,讀者的支持真的很重要,因為每一次的點閱、購買、留言與分享,都是給創作者最大的鼓勵。希望能藉由正向的循環,一起把漫畫這個產業變得更熱鬧、更有活力。
問:先請您跟讀者自我介紹。
曄曄笙歌:我的筆名是曄曄笙歌,這次比賽之所以會用拿督·拉斐爾,純粹就是因為題目需求,所以沒有並沒有改名,還是得澄清一下!
會開始踏進漫畫創作剛好也是第一次參加 2019 年的巴哈姆特 ACG 創作大賽,當時以為創作漫畫應該不難吧,比下去才知道裡面充滿了各種學問,在一邊琢磨一邊嘗試下,不知不覺就過了 6 年,時間的流逝是如此的殘忍。
擅長的風格主要還是搞笑吧,畢竟從以前就是個喜歡帶給大家歡笑的人,所以才會覺得漫畫是個能夠存載歡樂跟有趣的一個方式。
問:投入《繪師達文西》創作的緣由?而從 2019 年開始便持續參與創作大賽至今,讓您持續參賽與創作的動力是什麼?
曄曄笙歌:沒甚麼特別的緣由,只要確定好主題跟方向,基本就是全心投入,這 6 年來都是如此,比較像是一種做事的態度。
而持續參與創作大賽的動力,雖然說是「疫情爆發取消了頒獎,沒有在台上頒獎成了我最大的遺憾,所以才讓我有繼續參與比賽的念頭。」
但其實最大的動力就是那些競爭對手吧,每次想著跟一堆優秀的人廝殺就激起好勝心,不過在 2023 年的時候開始就沒那麼強烈,時間真的會把人的銳角磨平,後來就是抱著參加嘉年華的心態在報名,只是沒想到這次的作品特別的好,才又再次點燃那快熄滅的燈火。
當然這邊還是要特別感謝「台灣漫畫所」這個 DC 群裡的朋友,2021 後加入這個群,他們時常會舉辦創作 4-8 頁的漫畫小活動,這些都有助於我累積經驗,裡面也不少參賽的創作者,都是互相督促互相勉勵的。
所以有信念(努力)、有對手(勝利)、有同伴(友情),這些就是我創作的動力…意外的變成集英社的黃金三法則,當然讀者以及支持我的人也都是創作動力的一部分。
作者曄曄笙歌平日創作環境
問:那當初是怎樣的機緣決定來參加巴哈姆特的創作比賽呢?
曄曄笙歌:我記得當時當完兵剛退伍,想開始進入數位創作,把當時畫的插圖投到巴哈,某一次就出現了比賽的資訊,看了看前面的得獎作品,以為隨便畫就可以得個佳作,才知道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結果就比到現在了。
問:可否介紹這次《繪師達文西》的理念與特色?
曄曄笙歌:主要的理念就是想表達,「文人相輕自古皆是」的道理,不要說文人或藝術家了,各行各業都會有互相輕視的狀況,同時想告訴大家,大咖或小咖的創作者都會有這樣的心機。
而這幾年下來,看了那麼多作品,發現從來沒有人去作歷史改編,尤其又是藝術界的兩位泰斗,達文西跟米開朗基羅,搭配近幾年愛好動漫的藝術創作人數爆炸,想必繪師達文西會是個有趣的題材,一定能引發共鳴。
而在作品中也融入一些原住民元素,就想著要把那種幽默感體現出來,這部分也是琢磨了好一陣子,因此這部作品才出現了義文、中文、賽德克語,三種語言,我可以說是參賽作品中前所未有!
尤其賽德克語又是我花最多時間調查的語言,因為網路資料不多,最後是我從網路字典跟語法教材一點一點拼湊出來的,才湊出短短的幾行字,真是折騰人。
漫畫中的幾格分鏡也都是從達文西的作品中偷偷模仿過來,有的讀者可能看到構圖會覺得有種不協調感,沒錯,我把答案都放在最後一頁的感謝頁中,當成是彩蛋或是大家來找碴那樣。
問:創作的靈感主要來自何處?有沒有什麼故事或經歷引發創作靈感?為什麼這次會想藉由文藝復興時期×穿越打造這部作品呢?
曄曄笙歌:這要分幾個部分來說…
標題的部分是因為 2023 年,來悠老師《VTuber 孔子》問世,我看到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繪師達文西》,可以說是照樣造句,當時就覺得會是個有趣的題材,但說真的我其實沒有去看《VTuber 孔子》的故事內容。
作為藝術界的泰斗,達文西跟米開朗基羅剛好有這樣的紛爭故事,想到看兩個大人物吵架就好笑,大家都喜歡當吃瓜群眾。而穿越的話主要是因為達文西的那個傳說,一進到洞穴裡面後,出來就變成了天才那樣的故事,有一說就是穿越到現代,剛好就用這個作為故事題材。但是回顧自己以往的作品…怎麼都是穿越??
原住民的部分,是想內容的時候剛好看到《賽德克巴萊》,讓我想起國小的時候拿著莫那魯道的紀念幣開玩笑的問家人,「莫那魯道跟蒙(莫)娜麗莎有沒有關係?」,所以才放了這個腳色跟橋段進去。
內容的吵架部分是朋友在網路上跟自稱漫畫家的人吵架,明明都是大學畢業,吵架內容、做法跟小學生沒兩樣。還有一些橋段是參考新聞的,所以就是東湊西湊串在一起。
背景的部分就看讀者們看不看的出來是哪裡了,號稱「慶記之都」來著。
作品草稿
問:作中很巧妙的將莫那力扎轉化為蒙娜麗莎,這部分您是如何去構思的呢?
曄曄笙歌:劇情定下來時的設定是達文西晚年的最後一幅畫,也就是他回到中世紀又過了近 40 多年才想到要來畫莫那力扎,時間模糊了他的記憶所以覺得應該是叫蒙娜麗莎,連穿著的部分也都顯得模糊變成了中世紀的穿著,所以在穿著的部分也是下了點功夫,塑造成有點像又不能太像的程度,表面的部分是這樣。
最重要的那抹神秘微笑,這要歸功我的一位大學學弟,每次看到他遭遇到各種怪人鳥事時,他總是先做出一個不露牙齒的大微笑,那個微笑的嘴角都要頂到眼睛的程度,但內心卻是五味雜陳不知道在想什麼的說句「好哦!」
而讓我覺得最貼切的參考是搞笑漫畫《召喚惡魔》第八集出場的一個博士,博士永遠歪一邊的微笑嘴配合各種嚴肅、無奈、無言等表情,很好的創造出那種反差感,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但這部漫畫實在太低級了不建議大家去看,哈哈!
綜上所述組合就是構思莫那力扎的基本要件。
而以往我們看待這些早期大師們的畫作時,常常都帶著嚴肅跟莊敬的心態在觀賞,我們都會以為這其中是多麼的高貴、偉大、令人尊敬的內容涵養,但是「你以為的以為,就是你以為的嗎?」,若事實是如此滑稽幽默的極大反差,那麼只要看到讀者那瞬間的噗嗤一笑就知道…我做對了。
蒙娜麗莎(莫那力扎)
問:看您過去的創作中,包含 2021 年的最佳搞笑獎的得獎作品以及 2019 年的投稿作品在內,都跟整脊有關,這部分是為什麼呢?
曄曄笙歌:家裡就是開整復所的,從小就在家裡幫忙,要說耳濡目染也好,要說被強迫學習也行…,而看著來的客人都是痛苦害怕的進來,輕鬆舒服的出去,真的是很神奇有趣又厲害的一項技術,想要跟大家分享。
2019 年那篇《寂寞整脊師》其實就只是剛好我爸把脊椎模型放在我身上,我隨手一抱時想到的。
而《異世界整脊師》是看到有人分享動物整脊的影片時想到的,就像職業病一樣,我想大概是離不開整脊就是了。
問:有受到特定創作或是創作者的啟發與影響嗎?
曄曄笙歌:如果是說這一次的作品的話,大概就是前一陣子剛完結的《黃金神威》吧!
畢竟要同時融入歷史素材,又同時做出有趣的橋段,我覺得這部作品真的堪稱極品!
問:整部大概從何時開始發想,花了多久時間創作?
曄曄笙歌:這幾年統計出的結果,10 月開始發想,但我到 11 月中才確立主題,原本想試試的那篇作品感覺說教意味太濃所以放棄了,1 月劇本完成後開始繪製分鏡草稿,3 月中開始繪製原稿,5 月中截稿日前三天完稿。由於主題跟分鏡完成的時間偏晚,結果場景跟人物並沒有完整的設計,都是邊畫草稿邊想的。
問:創作過程中最大的挑戰?
曄曄笙歌:橋段的發想,每次都是在閉上眼睛準備睡覺時才會認真思考,每次都想了 30 幾分鐘才睡著,還好隔天起床還會記得,就不懂為甚麼白天都想不出來??
賽德克語的台詞研究,我就只要那短短幾句,AI 真的是一點也不可靠,網路字典還各單位不同步,真的是受不了…。
故事時間線的安排,因為是時空穿越劇,所以還要調查角色的時間跟地點還有身邊的人,盡可能不要造成太大的誤差。
故事時間線及橋段發想
人物時間線及簡單設計
問:創作途中有遇到什麼比較難忘的事情?
曄曄笙歌:大概是查資料的時候一些意外的發現吧?例如那句賽德克諺語「呢嘎哩 嗚棒 兜哩可 目泥(老媽沒錢)」,是我在網路上的賽德克語推廣學會的刊物看到的,
其中也有像「被熊罵的人」、「沒看過太陽的孩子」等等,還特別打電話給學會確認諺語的來由,所以也特別註解給讀者們長知識。
還有故事中的詛咒小物,中世紀原來還有這樣幼稚的詛咒方式!
莫那‧力扎的微笑大概是我最難忘的吧!朋友看完後跟我說「以後我要怎麼面對《蒙娜麗莎的微笑》!」當然啊,那抹微笑也是我細心鋪成的結果,真對不起那位朋友。順便也告訴大家「力扎」是梅子的意思。
呢嘎哩 嗚棒 兜哩可 目泥
問:如今作品同時獲得銀賞以及MOJOIN 特別獎「新星獎」有沒有什麼感想?
曄曄笙歌:2021 年當初因為疫情,沒有在台上領獎成了我最大的遺憾,當時我很害怕,我還能想出更厲害的作品嗎?
不過這次得獎,我算是領悟到,只要持之以恆,反覆檢討,出頭只是遲早的事。得獎了之後,慕然回首,原來先前的點滴努力都是有價值的,我只能說沒有比這更讓人感到開心的事!
而我覺得最大的收穫還是認識了很多跟我一樣的創作者們,讓我覺得不孤獨。
問題:您曾在發表感言時提到關於漫畫繁星的事,當時礙於篇幅無法完整報導,這邊可以再請你稍微分享一下當初參與漫畫繁星的經歷跟印象深刻的事情嗎?另一方面,你認為漫畫繁星帶給您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曄曄笙歌:當時是 2019 年比賽失利後,在大學學妹介紹下報名的,我才知道政府還有在努力支持漫畫產業,不過可惜的是北中南師資落差還是蠻大的,大概是北部的老師跑南部一趟會耗掉很多時間吧,也是當時才知道常勝老師這樣厲害的漫畫家,所以當時看到常勝老師時,我眼睛是放金光的。
一開始課堂上就有說明結業之後要完成最多 32 頁的短篇漫畫,並且會評選最優秀的作品,我滿懷自信又自大的以為那很容易,而當時剛好看完宮崎駿的《風之谷》漫畫,想著要做出一部奇幻漫畫,但 32 頁能做多少故事我根本沒有概念。最後故事雖然完成了,我自己都覺得慘不忍睹,而當時第一名的居然還是個高中生,心有不甘我就跟同學們發下豪語,「我看的是更遠大的目標,我要拿下巴哈創作大賽。」所以就是 2021 年那次,然後疫情又延到 2025 年這次,最後真的讓我拿下銀賞。
繁星帶給我最大的影響,一個是憧憬一個是人脈吧!看到檯面上的老師們發光發熱的燃燒熱情,就會想著有朝一日也可以如此!還有就是認識朋友,而朋友又介紹朋友,那個朋友又剛好是前幾屆的學長姐,又介紹一些業界的人,一個牽一個的,逐漸了解業界的生態。雖然知道創作是個慘業,可是就是停不下創作這樣的矛盾心理。
問:這次其他參賽作品中是否有讓您印象深刻的作品呢?為什麼印象深刻呢?
曄曄笙歌:《Strings Attached》是我心目中的金賞,不論是畫風精美、分鏡流暢、以及人物情感上的刻畫都非常優秀,在頒獎茶會上趙曌老師跟我同桌,讓我好興奮。
《COPYDOLL 複製人偶》跟《友情替代》被我視為銀賞的假想敵,兩部作品都十分優秀,不論在故事橋段跟氛圍感的營造都很強,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
《咚咚公園跟蹤事件》大概是僅次於我的最優秀搞笑作品,真的很喜歡。
問:對這次創作大賽舉辦的感想與評價?
曄曄笙歌:我覺得不要說這次了,以往也都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跟努力,期望巴哈創作大賽未來也能長長久久。不過可以的話是希望觀禮人員也給他們一張桌子放茶點,當了幾次觀禮人員的感受,沒地方放茶點是有些不太方便。
問:對於今後的發展計畫?
曄曄笙歌:覺得技術是純熟了,接下來休息一陣子後打算開始著手《異世界整脊師》的長篇故事,畢竟還是要顧家業,但在漫畫的創作道路上是不會缺席的。
問:有什麼話想對讀者說的呢?
曄曄笙歌:愛死你們了,之後仍然會持續努力創作的!
更多關於「巴哈姆特 2025 ACG 創作大賽」的得獎報導
巴哈姆特 2025 ACG 創作大賽「動畫組」 專訪報導
巴哈姆特 2025 ACG 創作大賽「漫畫組」 專訪報導
金賞:《記憶的呼喚》(即將刊登)
銀賞:《繪師達文西》(本篇報導)
銅賞:《養鯊守則》(點此觀看報導)
文策院特別獎─故事創意獎:《外星外星》(即將刊登)
文策院特別獎─改編潛力獎:《夜行葬儀社》(點此觀看報導)
巴哈姆特 2025 ACG 創作大賽「遊戲組」 專訪報導
金賞:《THE SCREEN》(即將刊登)
金賞:《火箭企鵝》(即將刊登)
銀賞、文策院特別獎─市場潛力獎:《異病偵探》(即將刊登)
銅賞:《背包地牢》(即將刊登)
文策院特別獎─市場潛力獎:《YARETA 阿雷塔》(即將刊登)
- 記者:GNN新聞
- 更多遊戲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