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進入處暑「白天熱、晚上涼」!專家曝養生5要訣:少吃辛辣食物、多食酸味食物
2025年8月23日凌晨4點35分,節氣進入「處暑」,象徵著炎熱的逐漸退去,秋意漸濃。處暑之後,陽氣減弱、陰氣增長,氣候從開放轉為收斂,成長變為成熟。這段時間,白天依然炎熱,但早晚涼爽,晝夜溫差大,降水減少,空氣濕度降低。處暑標誌著「熱燥」的開始,比夏季的乾燥更為明顯,容易引發皮膚乾燥、口鼻喉乾燥、乾咳無痰等症狀。因此,養生重點在於應對「晝熱夜涼」和「抗秋燥」。
▲ 2025年8月23日凌晨4點35分,節氣進入「處暑」,陽氣減弱、陰氣增長,氣候從開放轉為收斂。(圖/記者曾亭皓 攝)
根據《易經》中的天人合一理念,養生應順應自然界的陰陽變化。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是自然界的規律,順應自然則健康,違背則易生病。以下是針對處暑期間的食衣住行育樂的開運養生建議:
食:少辛多酸,潤肺養胃
處暑時節,脾胃功能較弱,不宜食用過於油膩的食物。由於處暑的「燥」特性,應避免過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傷及肺氣。建議多食用酸味食物,因其具有潤肺收斂的作用。中醫理論指出,處暑需益腎養肝,潤肺養胃,清熱安神。推薦食材包括枸杞、紅棗、甲魚(益腎養肝);梨、蜂蜜、海帶、海蜇、黃瓜(潤肺養胃);蓮子、百合、銀耳、芹菜(清熱安神)。此外,多喝溫開水,少喝冰冷飲料,並多吃當季水果如哈密瓜、梨、葡萄等,以防燥邪。
▲ 「處暑」多吃當季水果如哈密瓜、梨、葡萄等,以防燥邪。(圖/123RF)
衣:注意保暖,保護肚臍
隨著天氣轉涼,應從防暑降溫轉向防寒保暖,特別是肚臍部位。肚臍表皮薄,無脂肪組織,易受寒氣侵襲。無論男女,應避免穿露臍裝,以防寒氣入侵。
住:調整室內溫度,防止感冒
夜間氣溫較低,應注意腰腹部保暖,避免寒氣侵入導致腹痛、腹瀉等問題。家中冷氣溫度不宜過低,應適時調整,以防室內外溫差過大引發感冒。過敏性鼻炎、咳嗽及哮喘患者需特別注意,體質偏燥熱者則易出現肌膚、鼻腔、口舌乾燥等症狀。
行:早睡早起,養精蓄銳
良好的作息有助於強健體魄,避免陰虛火旺。早睡可收斂陰氣,早起可舒展陽氣。秋季應收斂陽氣,避免熬夜,並堅持午休,讓睡眠更加充足。古人強調子午覺的重要性(子時:晚上23至01點,午時:中午11至13點),認為此時陰陽交接,應靜臥以恢復氣血平衡。老年人尤其應注意,適時休息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育:適量運動,避免過度
秋季應收斂陽氣,過量運動會消耗陽氣。建議進行輕緩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但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傷身。
樂:保持愉悅心情,穩定情緒
處暑期間,白天熱、早晚涼,情緒易波動。保持快樂心情有助於穩定精神狀態,神清氣爽,自然好運連連。
(本文作者為 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 創會理事長 楊登嵙 教授)
更多eNews報導
颱風季來了!10天後恐現「颱風窩」 氣象專家示警:規模恐超丹娜絲
遭疑介入賀瓏感情?Albee打破沉默 380字回應:我沒對不起任何人
- 記者:郭懿慧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