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日本福島核處理水 檢測無異常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今天宣布,中方科研機構已完成對2月間對日本福島核處理水的獨立採樣分析,樣本中的氚、銫-137、鍶-90等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濃度未見異常」。但他又說,單次檢測結果沒有異常,不能保證今後的檢測都沒有問題。

日本2023年8月24日起向太平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廠核處理水,曾引發中國強烈不滿,並宣布停止日本水產品進口,一度引發中國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此後兩國對此展開多次磋商談判。至於中方此時宣布核處理水檢測無異常,是否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對等關稅」有關,引發外界揣測。

中國外交部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有中國記者提問,中國專家2月間再次赴福島第一核電廠獨立採集「核汙染水」(核處理水)有關樣本,近日已得出檢測結果,發言人可否介紹具體情況?

林劍回答,經向有關部門了解,中方科研機構已完成對2月間赴日本及福島核電廠附近海域獨立採集的海水、海洋生物等樣本的檢測分析。樣本中,氚、銫-137、鍶-90等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濃度未見異常」。中方後續的相關檢測數據將提交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由其統一匯總發布。

但林劍不忘強調,中方多次指出,單次檢測的結果沒有異常,不能保證今後的檢測都沒有問題。

林劍說,在日前舉行的中日經濟高層對話中,日方重申,接受對排海的長期國際監測和中方的獨立取樣監測,確認持續開展上述監測活動。但中方反對日方排放「核汙染水」的立場從未變化。

他提到,中方將繼續會同國際社會和IAEA等相關專業組織,敦促日方切實履行承諾,確保排海處於國際監督之下。

至於中國是否因為福島核處理水檢測結果無異常,重新開放日本水產品進口,林劍說,在日方履行承諾,「檢測結果未出現異常」的基礎上,中國海關總署已於3月12日應約與日方在北京就日本水產品安全問題,進行了技術交流。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