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媒體專訪林佳龍談對美投資 斷交35年首見

中東地區媒體35年來首次專訪中華民國的外交部長林佳龍。他在17日專訪中提及,台灣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具有關鍵作用,也將利用美國市場優勢,組建對美投資團隊,實現台美雙贏合作。

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於1990年斷交,從此中東阿拉伯地區成為台灣的外交沙漠。

沙烏地媒體「中東日報」(Asharq AL-Awsat)17日特別專訪外交部長林佳龍。這是過去35年來,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首度有媒體專訪中華民國外交部長。

林佳龍在專訪中首先提到,隨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俄烏戰爭的發展,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顯現台灣居關鍵地位,並可促使多國共同建立安全供應鏈。

林佳龍說明,台灣在高科技領域和美國建立綜合夥伴關係。美國是技術領域世界主導者,台灣則是半導體製造領域全球強國。台灣具有全面工業能力和強大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措施,因此,美國如要建立靈活的戰略供應鏈,台灣是不可或缺的可靠合作夥伴。

林佳龍表示,美國成為台灣2023年海外投資的第一個目的地,台灣對美投資在當地創造就業機會,為美國製造業發揮重大貢獻。因此,台積電對美投資案也為台灣其他企業擴大在美國的影響力。

林佳龍說:「總統賴清德的『台灣加一』(Taiwan plus one)政策是台灣和美國共同為創新工業的安排,證實台美之間在經濟上有緊密關係,美國政府也認同台灣擴大對美投資的努力。」

林佳龍強調,台灣在世界經濟體中排名第21,且是全球供應鏈的主要環節,為全世界提供60%的半導體和95%的最新晶片。因此,台灣將繼續透過半導體供應鏈夥伴關係,與美國以及其他有共識的國家合作,建立一個更靈活、更多樣化的供應網路。

針對美國新關稅政策議題,林佳龍也說明台灣已積極回應。林佳龍說:「我們被列在美國優先談判清單上。我們將對美國關稅政策採取反措施,以確保我們的最大利益。」

林佳龍指出,台灣已提出組建「對美投資團隊」的想法,將利用美國市場在技術、資本和人才上的優勢,繼續實現台美雙贏合作。

「中東日報」是沙烏地王室持有的阿拉伯語媒體,成立於1978年,是中東地區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之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