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動車競賽加速鎳礦開採 印尼「海洋的亞馬遜」環境遭嚴重破壞

[周刊王CTWANT] 素有「海洋的亞馬遜」美譽的拉賈安帕特群島(Raja Ampat archipelago),因全球各大車廠電動車競備、導致電池所需的鎳礦開採活動加速的關係,目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態威脅。這片位於印尼西南巴布亞省(Southwest Papua Province)的島嶼群,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海域之一,但從2020年到2024年間,已有超過500公頃森林被夷為礦地,相當於約700座足球場。
根據《BBC》報導指出,環保行動人士拍攝的空拍畫面顯示,賈安帕特群島部分森林已遭剷除,含有沉積物的泥水正流入擁有珊瑚礁的近海,清晰可見的水污染跡象引發憂慮。
非政府組織「全球見證(Global Witness)」表示,鎳礦的開採行為,明顯與環境破壞有相當明確的直接關係。
後續印尼政府回應環保團體的呼籲,撤銷當地運作的四家採礦公司的許可證。印尼環境部發表聲明強調,拉賈安帕特的生態系統屬於全球遺產,必須受到保護。但目前仍有一家公司被允許在嘎格島(Gag island)繼續營運,並將接受政府要求進行「生態影響的復原」。
對於印尼政府這項決定,珊瑚礁保育學者厄德曼博士(Dr Mark Erdmann)表示震撼與欣慰。他在當地從事鯊魚保育與研究工作已逾二十年,並指出正是印尼人民的集體憤怒,讓當局不得不正視這場危機。
不過,部分保育人士擔心,撤銷決策恐遭企業提訴反制。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及其他團體呼籲持續關注後續進展。
報導中提到,鎳作為電動車與低碳能源的重要金屬,隨著電動車的興起,鎳的市場需求也明顯激增,同時也是當地採礦活動加劇的主因。
根據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Institute for Energy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Analysis)2024年的報告,印尼已掌握全球超過一半的鎳礦產量。儘管如此,大規模採礦的代價卻是森林減少、水質惡化與自然災害風險上升。
2024年,印尼森林觀察(Forest Watch Indonesia)研究指出,採礦與洪水、山崩的增加存在關聯。而英國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的羅國瑩博士(Dr Michaela Guo Ying Lo)針對蘇拉威西島(Sulawesi)進行的研究顯示,儘管採礦稍微減少貧困,但對環境福祉造成明顯損害,包括水與空氣污染惡化。
環保行動者肖夫萬(Imam Shofwan)則批評,鎳雖被視為解決氣候危機的關鍵資源,但實際上卻造成森林砍伐與農地退化。他也警告,許多鎳礦場設於低窪沿海地區,這些地方正是最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與氣候變遷衝擊的區域。
厄德曼博士表示,印尼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如何在經濟成長與生態保護之間取得平衡。他直言「採礦總是會對環境造成衝擊,而我們普遍認為電氣化是一件好事。但問題是,我們願意為此接受多大的破壞?」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