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麵包價格亞洲最高!「5百克近百元」遠超日本 專家分析主因

韓國麵包價格亞洲最高!「5百克近百元」遠超日本 專家分析主因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周刊王CTWANT] 根據全球生活成本統計網站「Numbeo」資料,截至2025年9月,韓國500克吐司平均價格為2.98美元(約新台幣91.5元),在全球124個調查國家中排名第11,位居亞洲第一。冰島、瑞士和美國則分列前三,前十名皆為西方國家。

南韓《東亞日報》(동아일보)報導,在亞洲國家中,韓國價格最高,其次為新加坡(2.42美元)、香港(2.26美元)、中國(1.66美元),日本則以1.51美元排名第54,顯示韓國吐司價格約為日本兩倍。以鹽味麵包為例,原產於日本的「Pang Maison」在當地售價約120日圓(約1,135韓元),但在韓國大型連鎖麵包店售價為2,600~2,800韓元,一般麵包店則為3,000~4,000韓元後段。

統計顯示,今年7月韓國麵包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38.55,較基準年2020年上漲38.5%。同月加工食品價格上漲4.1%,而麵包價格上漲6.4%,漲幅高於炸雞、炒年糕等常見零食。

近期,擁有361萬訂閱者的經濟YouTube頻道「슈카월드」主持人在首爾城東區聖水洞舉辦的「ETFBakery」快閃店,再度引發「麵包通膨(Breadflation)」討論。ETF Bakery以低價提供鹽味麵包、原味貝果、法國麵包等,售價僅990韓元,吐司為1,990韓元,引發消費者熱烈迴響,但部分自營商則抱怨「好像只有我們在賣貴麵包」。

業界分析,韓國麵包價格高昂主要原因並非業者暴利,而是人力成本、銷售管理費及市場競爭結構所致。國內麵包店多採「多品種少量生產」模式,消費者對品質要求高,使烘焙師的人力成本占比達28.7%,遠高於食品製造業平均8.1%,而原料成本占比僅50.1%,低於麵食、咖啡、飲料及零食。

此外,南韓國內烘焙市場競爭激烈,自營店數量從2012年的1萬3,577家增至2023年的2萬8,184家,行銷、廣告及包裝成本增加,也推升價格。大型連鎖麵包店則以規模經濟成為價格標竿,間接影響整體市場。

公州大學經濟通商學系洪延娥教授指出,「麵包價格是原料、人力、租金等多因素綜合結果。」公平交易委員會也認為,國內烘焙業流通階段複雜且低效率,零售主導的競爭格局加劇,亟需改善流通結構。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