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承諾戰後「駐軍烏克蘭」提供安全擔保 普丁示警:將成合法打擊目標

西方承諾戰後「駐軍烏克蘭」提供安全擔保 普丁示警:將成合法打擊目標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約30位西方領導人4日齊聚法國巴黎,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舉行「志願者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峰會,承諾將在戰後駐軍烏克蘭,為其提供可信的安全擔保,形同北約(NATO)的軍事力量以另一種形式進入基輔。因此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也斷然拒絕西方提出的「駐軍」構想,並警告任何進駐烏克蘭的外國部隊,都將成為俄軍的「合法打擊目標。」

據《BBC》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4日宣布,包括歐洲與美國在內的26個盟友,已承諾在烏克蘭一旦實現停火時,立即提供安全擔保,部隊可能透過陸、海、空進駐烏克蘭。但他並未公開具體名單。

馬克宏強調,駐軍目的並非與俄羅斯發生正面衝突,而是阻止任何新的潛在侵略行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將此決議,視為「第一個具體步驟」,並透露未來數千名外國部隊可能會進駐,儘管細節尚未敲定。

對此,普丁明確否決了該構想。他在俄羅斯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又稱海參崴)的論壇上強調,如果有真正導向「長期和平」的決定,他根本看不出外國部隊有任何存在的意義。儘管他口頭承諾將「全面遵守」任何促成和平的協議,基輔與西方盟友卻無法信服此種說法。

俄羅斯方面進一步表示,若停火協議真的形成,莫斯科本身應該被納入「安全擔保國」之一。然而,這一提議立即遭到烏克蘭及其盟友拒絕。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更強調,任何西方部隊對俄羅斯而言都是威脅,因為「我們是北約的敵人。」

前荷蘭首相、現任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則回應,俄羅斯沒有權力否決烏克蘭境內的駐軍安排,「烏克蘭是主權國家,這不是俄羅斯能決定的。」

這場外交對峙發生在阿拉斯加美俄峰會後不久。當時,普丁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會晤,曾短暫燃起外界對俄烏和談的希望。

目前在由英國與法國主導的「志願者聯盟」中,僅有少數國家明確承諾實際派兵,美國更已公開排除該構想,部分歐洲外交官認為過早承諾駐軍只會助長普丁的反西方宣傳。

儘管如此,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仍強調,西方對烏克蘭的承諾已經「不可撼動」,必須持續向俄羅斯施壓結束戰爭。德國總理梅爾茲(Friedrich Merz)則表示,當務之急是促成1場由澤倫斯基參與的談判,先確保停火,再提供強而有力的安全擔保。

但要邁出這一步,仍困難重重。普丁一方面表示「隧道盡頭出現光芒」,另一方面又質疑達成協議的可能性,並將責任推給烏克蘭,指責其堅持任何領土割讓,都必須經解除戒嚴後的公投來確認。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已非法吞併烏克蘭5個州份,但目前完全掌控的僅有克里米亞(Crimea)。

對於停火與和平的未來,西方內部也並非毫無分歧。部分歐洲外交人士認為,即便沒有完整和平協議,仍可先行停火,並舉例南北韓的軍事分界線已維持數十年,靠的正是美軍強大駐軍的威懾。對烏克蘭而言,這樣的模式或許具有關鍵參考價值。

然而,隨著戰爭已經持續42個月,西方領導人普遍質疑俄羅斯正在積極擴張戰果。澤倫斯基也直言,俄羅斯「竭力拖延談判」,只為奪取更多烏克蘭領土。普丁則聲稱俄軍正在烏克蘭全線推進,若基輔不願接受莫斯科的終戰方案,俄羅斯將透過軍事手段達成所有原先設定的目標。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