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千買靠窗座位 上飛機見「這景象」傻眼了!乘客集體告2大航空

[周刊王CTWANT] 美國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與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因「無窗的窗邊座位」遭旅客提告的集體訴訟持續延燒。其中,聯航近日向美國聯邦法院提出動議,要求駁回訴訟,理由是「窗邊座位」並不保證一定有窗戶,只代表座位靠近機身側壁。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訴訟由多名乘客發起,指控兩家航空公司收取額外費用販售「窗邊座位」,實際上部分座位旁根本沒有窗戶,形同「花錢買牆壁」。原告之一的科帕肯(Aviva Copaken)表示,她曾支付高達169.99美元(約新台幣5301元)訂購窗邊座位,但登機後發現眼前只有機艙壁面,毫無外部視野。
聯航本月10日提交的動議中主張,「窗邊」一詞僅用來識別座位位置,意指「靠近機身側壁」,並非承諾一定能看到外部。律師團隊更指出,聯航自身的運輸契約(contract of carriage)也未明確保證窗邊座位必定有外部窗景。
訴狀指出,部分飛機型號的確存在「缺窗」座位,例如波音737因內部管線與電力配置,至少有一排窗邊座位沒有窗戶;而聯航機隊中超過半數為此機型。空中巴士A320與波音757亦有類似配置。然而,與美國航空、阿拉斯加航空及瑞安航空不同的是,聯航與達美在訂票頁面並未提前告知旅客該座位是否真的具備窗戶。
原告律師格林鮑姆(Carter Greenbaum)批評,聯航的說法「違背旅客的合理期待」,強調許多乘客因恐飛、焦慮、幽閉恐懼或容易暈機,因此選擇付費購買窗邊座位,藉由外部視野獲得心理舒適感,「消費者不該承受航空公司文字遊戲下的空洞承諾。」
律師並指出,既然航空公司越來越多項目收費化,就更應確保所有費用資訊透明,不應讓旅客付費卻得不到應有產品。上月15日公布的修正版訴狀進一步指出,若旅客事先得知這些座位並無窗戶,根本不會選擇,更不可能支付額外費用購買。
針對聯航部分,原告提出四項指控,包括兩項形式的違反契約、違反默示契約義務,以及「允諾禁反言」(promissory estoppel),意指企業違背其向消費者做出的承諾。目前法院已預定2027年6月7日作為初步審理日期。聯航目前尚未回應。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國際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