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經弱勢陷能源貧窮 調查:逾6成憂漲電費

調查顯示,社經弱勢族群6成陷入能源貧窮。台大風險中心針對弱勢族群進行能源轉型調查發現,社經弱勢群體容易陷入結構性能源貧窮,為淨零碳排、能源轉型上相當敏感群體;其中6成以上社經弱勢族群不願意支付更多電價。



弱勢者的能源貧窮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首次與台灣世界展望會、台灣發展研究學會共同進行「台灣能源公平調查」,調查對象為展望會非原住民社會經濟弱勢家庭,分佈於台灣北、中、南、東抽樣844受服務家戶,以線上問卷搭配社工員現場協助方式進行訪問。9日正式公布調查結果。



依歐盟定義,能源支出占收入10%以上者屬於「能源貧窮」。調查顯示,台灣在採用夏季電價時,受訪者中居於能源貧窮的比重會比非夏季更高,高達56.9%,更有30.49%比重超過20%;非夏季電價也有約39.6%能源支出占收入超過1成。



老舊大型家電耗能

調查發現,有84.24%受訪者知道二手、老舊大型家電比較耗能,卻因經濟困難而無法修理電器占34.56%。此外,有6成以上(61.37%)弱勢群體表達不願意支付更多電價的態度。



就節能補助政策方面,調查顯示,雖然有58.53%表達滿意,但仍有22.75%不知道有補助;調查也發現,有22.27%知道有補助卻不願意更換,主因是仍無法負擔自費。



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表示,各級政府應啟動社會經濟弱勢者家戶收入、租金、能源支出進行分析,作為政府與社會機構介入支持實證基礎。



聚焦深度節能

周桂田指出,目前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已決議深度節能為未來政府重要政策方向,即知道政府家電節能補助方案,也有受訪家戶因經濟拮据而未能更換節能家電;會將本次調查的結果供委員會討論。



周桂田提到,近期包含美國政府新關稅政策可能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產業市場變動、淨零碳排轉型對高碳排產業影響等各類衝擊風險,建議可就2024年超徵新台幣5283億元稅收部分成立「氣候/社會衝擊基金」,以因應各項變局。



周桂田強調,風險中心支持電價回歸市場機制,也不應該再補貼化石能源,同時也應該要協助經濟弱勢者;另外,今年底會進行原住民族群的調查。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